0.058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动物遗传学_2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89 min read

尔雅动物遗传学_2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2讲 遗传的尔雅物质(分子)基础 [1]

单元测试

1、假定有两个独立起源的动物答案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遗传表型,经对其双突变杂合二倍体进行测定,学答习通个体表现为野生型,案学则可判定它们是完整属于 ()
A、两个基因的尔雅突变(非等位性)
B、同一个基因的动物答案突变(等位)
C、不能确定是遗传否是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性)
D、同一个顺反子突变

2、学答习通在一个密码子中有多少个重组子? ()
A、案学1
B、完整2
C、尔雅3
D、动物答案4

3、遗传某DNA片段的一条单链的核苷酸顺序为:5,ATGCCTGA3,,若以此为母板转录成的mRNA的序列应该是()
A、5` ATGCCTGA3`
B、5`UCAGGCAU3`
C、5`TACGGACT3`
D、5`UACGGACU3`

4、在乳糖操纵元中,LacⅠ基因编码的 蛋白结合在()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起始转录。
A、结构基因
B、操纵子O位点
C、启动子
D、乳糖

5、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中,在调节蛋白不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某种调节蛋白 后,基因的表达被关闭,这样的调控机制称为()。其中的调节蛋白称为()
A、负调控、诱导蛋白
B、负调控、阻遏蛋白
C、正调控、诱导蛋白
D、正调控、阻遏蛋白

6、现代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都认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7、基因是染色体(或DNA分子)的一定区段,具有直接控制性状表现的功能。

8、在顺反测验中,如果反式排列的杂合二倍体表现出突变型说明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

9、负调控是细胞中阻遏物阻止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所以当细胞中没有阻遏物,转录可以正常进行。

10、编码区以外的突变不会导致细胞或生物体表型改变。

第3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 [1]

单元测试

1、某DNA片段的一条单链的核苷酸顺序为:5,ATGCCTGA3,,若以此为母板转录成的mRNA的序列应该是()
A、5` ATGCCTGA3`
B、5`UCAGGCAU3`
C、5`TACGGACT3`
D、5`UACGGACU3`

2、DNA复制过程中,母链遗传信息必须准确地传到子链,即复制的保真性,下列哪种情况可造成复制的失真()
A、AT、GC配对
B、DNA聚合酶选择配对碱基
C、DNA聚合酶依赖模板
D、DNA聚合酶III缺乏ε亚基

3、进行DNA复制实验时,保留全部DNA复制体系成分,但以DNA聚合酶II代替DNA连接酶,试分析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A、DNA高度缠绕,无法作为模板
B、无RNA引物,复制无法进行
C、冈崎片段生成过量
D、DNA被分解为无数片段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血红蛋白β链基因上哪种突变引起的()
A、点突变
B、插入
C、缺失
D、倒位

5、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都能看到伸展成叉状的复制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
A、DNA双链被解链酶解开
B、有多个复制起点
C、单向复制所致
D、冈崎片段链接时的中间体

6、现代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都认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7、编码区以外的突变不会导致细胞或生物体表型改变。

8、负调控是细胞中阻遏物阻止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所以当细胞中没有阻遏物,转录可以正常进行。

9、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中,原核生物以正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

10、调节基因的作用是其表达产物参与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

第3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单元测试

1、在乳糖操纵元中,LacⅠ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在______ 上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起始转录。
A、结构基因
B、操纵子O位点
C、启动子
D、乳糖

2、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中,在调节蛋白不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某种调节蛋白 后,基因的表达被关闭,这样的调控机制称为()。其中的调节蛋白称为()
A、负调控、阻遏蛋白
B、正调控、诱导蛋白
C、正调控、阻遏蛋白
D、调控、诱导蛋白

3、诱导系统中的阻遏物是()
A、直接结合到DNA的特异区域
B、是由与结构基因相邻的操纵基因产生的
C、含有较多的RNA,因而能使其识别物异的操纵基因
D、属组蛋白

4、DNA连接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在DNA复制、修复中封闭缺口,()
A、将双链DNA分子中的5’磷酸基团同3’-OH末端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B、作用时不消耗能量
C、需要Mn2+等二价辅助离子
D、也可以连接RNA分子

5、在一个操纵子中有多少个顺反子?
A、2
B、1
C、3
D、是变量

6、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述基因的大小或略小。

7、负调控是细胞中阻遏物阻止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所以当细胞中没有阻遏物,转录可以正常进行。

8、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中,原核生物以正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

9、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述基因的大小或略小。

10、在顺反测验中,如果反式排列的杂合二倍体表现出突变型说明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

第1讲 绪论

单元测试

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达尔文
B、孟德尔
C、克里克
D、拉马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
A、经典遗传学
B、群体遗传学
C、分子遗传学
D、个体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A、分子遗传学
B、细胞遗传学
C、个体遗传学
D、群体遗传学

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年。
A、1900
B、1910
C、1859
D、1865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J.Lamarck
B、T.H.Morgan
C、C.R.Darwin
D、G.J.Mendel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T.H.Morgan
B、J.Lamarck
C、G.J.Mendel
D、C.R.Darwin

7、1944年,()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A、Avery.O.H
B、Morgan.T.H
C、Chase.M
D、Hershey.A.D

8、1909年,()将孟德尔提出的遗传物质定名为gene。
A、Johannsen.W.L
B、Sutton.W.S
C、Morgan.T.H
D、Bateson.W

9、种质连续学说是()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认为多细胞生物由种质和体质所组成。
A、Weismann, A
B、Darwin, C.R.
C、Mendel, G.J.
D、Lamarck, J.

10、1953年,waston 和 crick 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标志着()的开始。
A、分子遗传学
B、细胞遗传学
C、群体遗传学
D、经典遗传学

第2讲 遗传的物质(分子)基础 [2]

单元测试

1、染色体存在于动物细胞的()。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A、6
B、12
C、24
D、48

3、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A、间期
B、早期
C、中期
D、后期

4、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过程发生于()。
A、后期II
B、末期I
C、后期I
D、前期II

5、杂合体AaBb产生的配子中,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
A、AB和Ab
B、Aa和Bb
C、AB和AB
D、Aa和Aa

6、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7、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8、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9、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10、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

第4讲 遗传信息的改变 [1]

单元测试

1、缺体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生物中最易存在()。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单体

2、染色体重复可带来基因的()。
A、剂量效应
B、互作效应
C、突变
D、重组

3、易位杂合体最显著的效应是()。
A、半不育
B、改变基因的数目
C、保持原有基因序列
D、全不育

4、有一染色体 a b c . d e f g 发生了结构变异而成为 a b f e d . c g ,这种结构变异称为()。
A、臂间倒位
B、臂内倒位
C、易位
D、缺失

5、倒位最明显的遗传效应是()。
A、抑制交换
B、剂量效应
C、位置效应
D、显性半不育

6、易位杂合体所联合的四体环,如果在后期I发生交替分离,则所产生的配子都是可育的。

7、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8、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很容易产生假显性的现象。

9、重复或缺失染色体在发生联会时都会产生环或瘤。

10、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中单体个体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亲本。

第4讲 遗传信息的改变 [2]

单元测试

1、基因突变的遗传基础是()
A、性状表现型的改变
B、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C、遗传物质的化学变化
D、环境的改变

2、经放射照射,下列个体哪种损伤可能最大?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同源多倍体

3、碱基替换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碱基替换指的是()。
A、嘌呤替换嘌呤
B、嘧啶替换嘌呤
C、嘌呤替换嘧啶
D、碱基类似物替换正常碱基

4、碱基替换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碱基颠换指的是()。
A、嘧啶替换嘌呤或者嘌呤替换嘧啶
B、嘌呤替换嘌呤
C、嘧啶替换嘧啶
D、碱基类似物替换正常碱基

5、在同义突变中,三联体密码发生改变而()。
A、氨基酸种类不变
B、核苷酸不变
C、碱基序列不变
D、核酸种类不变

6、基因突变是指组成基因的DNA分子内部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

7、多倍体的基因突变频率小于二倍体,是因为基因在多倍体细胞内较难突变。

8、突变的平行性是指在近缘物种内可以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9、一般来说,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时易传递下来,而发生在非生殖体细胞时不易传递给子代。

10、转座要求供体和受体位点之间有同源性。

第5讲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1]

单元测试

1、分离定律证明,杂种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
A、分离,进入同一配子
B、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C、不分离,进入同一配子
D、不分离,进入不同一配子

2、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IAIB基因型表现为AB血型,这种现象称为()。
A、不完全显性
B、共显性
C、上位性
D、完全显性

3、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遵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表型种类数为()。
A、5n
B、4n
C、3n
D、2n

4、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A、25%
B、1/8
C、1/16
D、9/64

5、孟德尔定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
A、原核生物没有核膜
B、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繁殖
C、原核生物分裂时染色体粘在质膜上
D、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不规则

6、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7、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8、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9、不同遗传型亲本之间通过杂交,再经若干代自交,可育成多种类型的品种。

10、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第5讲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2]

单元测试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 X aabbdd 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是()。
A、AB连锁,D独立
B、AD连锁,B独立
C、BD连锁,A独立
D、ABD都连锁

2、A和B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彼此间的交换值是14%,现有AaBb杂种,试问产生Ab重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A、14%
B、7%
C、3.5%
D、28%

3、在相引组中,F2亲本型性状比自由组合中的()。
A、少
B、相等
C、相近
D、多

4、对某一种生物来讲,它所具有的连锁群数目总是与它()相同。
A、配子染色体数
B、孢母细胞染色体数
C、合子染色体数
D、体细胞染色体数

5、已知某两对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24%,说明在该二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占全部孢母细胞数的()。
A、24%
B、50%
C、76%
D、48%

6、基因连锁强度与重组率成反比。

7、两个连锁基因之间距离愈短并发率愈高。

8、雄果蝇完全连锁是生物界少见的遗传现象。这仅指X染色体上的连锁群而言。因为它的X染色体只有一条,所以,不会发生交换。

9、伴性遗传是指性状只能在一种性别中表现的遗传。

10、某生物染色体2n=24,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第6讲 群体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 单元测试

1、在一牛群体中,决定被毛颜色的基因B(黑色)对b(红色)为完全显性,已知牛群中黑牛得比例为0.75,那么红牛的比例为()
A、0.75
B、0.25
C、0.50
D、0.10

2、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A、0.8
B、0.64
C、0.32
D、0.16

3、1000只公鸡群体,白羽对红羽为共显性,白羽360只,花羽为280只,红羽360只,问白羽基因频率为()
A、0.75
B、0.50
C、0.25
D、0.36

4、固始鸡群体,公鸡与母鸡数量相等,公鸡全部为快羽,母鸡全部为慢羽,问该群体慢羽基因频率为()
A、1/2
B、1/3
C、2/3
D、1/4

5、固始鸡群体,公鸡与母鸡数量相等,公鸡全部为快羽,母鸡全部为慢羽,问该群体快羽基因频率为()
A、1/2
B、1/3
C、2/3
D、1/4

6、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无突变、选择等情况下,遵循()而保持各代不变
A、孟德尔定律
B、哈德-温伯格定律
C、连锁定律
D、中心法则

7、一人群的ABO血型数据为:A型血有127人,B型血有191人, O型血有45人,AB型血是137人。试求i等位基因频率()
A、0.3
B、0.09
C、0.6
D、0.5

8、在一个随机交配群 ,基因频率为A=0.2,a=0.8,如随机交配一代,则产生的 新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为()
A、0.06:0.62:0.32
B、0.04:0.32:0.64
C、0.32:0.08:0.60
D、0.04:0.36:0.60

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A、0.8
B、0.64
C、0.32
D、0.16

10、Hardy-Weinberg定律认为,在一个随机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各世代间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其他因素不包括哪个()
A、选择
B、迁移
C、遗传漂变
D、生老病死

第7讲 数量遗传学基础

单元测试

1、质量性状遗传基础时()基因控制的?
A、单个或少数几个
B、多个
C、两个
D、一个

2、母鸡产蛋量属于()性状?
A、质量性状
B、数量性状
C、阈性状
D、加性性状

3、用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F2中大约有1/64为白粒,其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4、羊产仔性状属于()性状?
A、质量性状
B、数量性状
C、阈性状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哪项不是微效多基因假说内容之一?
A、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B、微效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控制
C、微效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效应可累加
D、微效基因不服从孟德尔遗传定律

6、猪产仔性状是质量性状。

7、微效多基因假说其中微效基因指的是基因比较小。

8、微效多基因假说是由单个基因或简单几个基因控制的。

9、羊产仔性状与猪产仔性状性质相同,同属于数量性状

10、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除了由微效多基因还有主效基因

学习通动物遗传学_2

一、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演化的学科。动物基因组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所有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基因组学在生物科技、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1 基因组的组成

动物基因组包含了DNA序列和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大部分DNA序列并不编码蛋白质,而是参与调控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等生物过程。基因组的大小和组成在不同物种中有很大的差异。

1.2 基因组的结构

动物基因组的结构包括染色体结构和DNA序列。染色体是基因组结构的基本单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的物种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也有所不同。DNA序列则是构成基因组的基本单元,可以分为编码和非编码区域。

1.3 基因组的演化

基因组的演化可以通过比较基因组序列来研究。基因组重组、突变和选择等因素对基因组的演化有重要的影响。基因组的演化还可以通过基因家族和基因家谱来研究。

二、动物遗传变异

2.1 遗传变异的类型

遗传变异包括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方面。基因型变异指的是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差异,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和缺失等。表现型变异指的是个体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包括量性状和质性状等。

2.2 遗传变异的发生原因

遗传变异的发生原因包括突变、重组和基因转移等。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重组是指染色体间的DNA序列交换,是基因组演化的重要方式。基因转移则是指从一个个体到另一个个体的基因传递。

2.3 遗传变异的影响

遗传变异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变异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增强了生存和繁殖能力。然而,一些变异也可能引起遗传病和遗传缺陷等问题。

三、动物基因组测序

3.1 基因组测序技术

基因组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等。Sanger测序是经典的测序技术,但测序速度慢、费用高,已逐渐被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所替代。二代测序技术包括Illumina、Ion Torrent等,具有高通量、高精度等优点。三代测序技术包括PacBio和Oxford Nanopore等,具有长读长、实时测序等优点。

3.2 基因组测序应用

基因组测序应用于动物遗传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组注释、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功能研究、遗传变异鉴定等。基因组测序也可以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和医学等领域。

四、动物遗传改良

4.1 传统育种方法

传统育种方法包括选种、杂交和突变等。选种是指根据个体表现选择优良的后代进行繁殖;杂交是指将两个有利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更优良的后代;突变则是指自然或人工诱导的突变,从中筛选具有有利性状的变异。

4.2 分子育种方法

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目标个体的育种方法。分子标记可以反映个体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可以用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SSR、SNP等。

4.3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TALEN和ZFN等。这些技术可以精准地修改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遗传改良。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高效、精准等优点,在生物科技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五、总结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基因组结构、功能和演化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出现,为动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