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电工电子学(韦善革)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36 min read

超星电工电子学(韦善革)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周 模块一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

第1讲作业

1、超星一个完整的电工电学答案电路是有( )、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的韦善。 A电流 B电源 C电压 D开关
A、革期A
B、末答B
C、案学C
D、习通D

2、课后在电力系统电路中,作业发电机是超星是电源,变压器和输电线是电工电学答案( )。 A负载 B电源 C中间环节 D连接设备
A、韦善A
B、革期B
C、末答C
D、案学D

3、在扩音机电路中,话筒是( )。 A负载 B中间环节 C信号源 D 电源
A、A
B、B
C、C
D、D

4、判断正误:电路是电流的通路。

5、判断正误: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

第2讲作业

1、1.选择:关于参考方向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参考方向必须和实际方向相同; B参考方向必须和实际方向相反; C参考方向是任选的,可以和实际方向相同,也可以不同; D题目中可以不标参考方向。
A、A
B、B
C、C
D、D

2、2. 选择: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的计算结果为负,说明( ) A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相同; B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相反; C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没有关系; D计算有误。
A、A
B、B
C、C
D、D

3、电 路 和 及 其 对 应 的 欧 姆 定 律 表 达 式 分 别 如 图 1、图 2 、图 3 所 示,其 中 表 达 式 正 确 的 是( )。 A图1 B图2 C图3 D无答案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4 V,电 流 I = -2 A,则 电 阻 值 R 为( )。 A -2 W B 2 W C -8 W D 4W
A、A
B、B
C、C
D、D

5、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6 V,电 流 I=2 A,则 电 阻 值 R 为 ( )。 A-3 W B 2 W C 3 W D 1W
A、A
B、B
C、C
D、D

第3讲作业

1、若 两 个 电 阻 的 额 定 功 率 相 同,则 额 定 电 压 值 大 的 电 阻 值( )。 A 较 大 B 较 小 C不 确 定 D相等
A、A
B、B
C、C
D、D

2、某 电 阻 元 件 的 电 阻 值 R = 1 kW ,额 定 功 率 PN=2.5 W 。正 常 使 用 时 允 许 流 过 的 最 大 电 流 为 ( )。 A 50 mA B 2.5 A C 250 mA D 5mA 
A、A
B、B
C、C
D、D

3、图 示 电 路 中,供 出 功 率 的 电 源 是( )。 A理 想 电 压 源 B理 想 电 流 源 C 理 想 电 压 源 与 理 想 电 流 源 D都不是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US ,IS 均 为 正 值,其 工 作 状 态 是 ( )。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 率 B 电 流 源 发 出 功 率 C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不 发 出 功 率 D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发 出 功 率
A、A
B、B
C、C
D、D

5、图 示 电 路 中,理 想 电 压 源 发 出 的 功 率 P 为 ( )。 A 6 W B -6 W C 18 W D 10W
A、A
B、B
C、C
D、D

第4讲作业

1、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 =10 V,I1 =-4 A,I2 =1 A,电 流 I3 为( )。 A 1 A B 2 A C 3 A D 4A
A、A
B、B
C、C
D、D

2、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IS1=2A,IS2=1A,IS3=3A ,则 电 流 I 为 ( )。 A -4 A B 4 A C 0 A D 1A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 =2 V,IS =2 A。电 流 I 为( )。 A 2 A B -2 A C -4 A D 1A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 = 12 V, IS = 2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AB 为( )。 A -18 V B 18 V C -6 V D 6V
A、A
B、B
C、C
D、D

5、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 = 2 V,IS = 1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UAB 为 ( )。 A-1 V B 0V C 1 V D2V
A、A
B、B
C、C
D、D

第5讲作业

1、已 知 白 炽 灯 A 和 B 的 额 定 电 压 相 等,但 A 的 额 定 功 率 大 于 B 的 额 定 功 率。现 将 A 和 B 串 联 后 连 接 在 某 一 电 源 上,则 白 炽 灯 A 上 的 电 压 降 ( )。 A较 大 B 较 小 C不 确 定 D为0
A、A
B、B
C、C
D、D

2、已 知 白 炽 灯 A 和 B 的 额 定 电 压 相 等,但 A 的 电 阻 值 大 于 B 的 电 阻 值。现 将 A 和 B 并 联 后 接 于 额 定 电 压 的 电 源 上,则 白 炽 灯 A 中 的 电 流 ( )。 A较 大 B 较 小 C不 确 定 D为0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压 U = 2 V,若 使 电 流 I = 3 A, 电 阻 R 值 为( )。 A 1 W B 2 W C 3 W D 4W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压U =10 V,电 阻 R =20 W,则 电 流 I 值 为 ( )。 A 1 A B 2 A C 3 A D0.5A
A、A
B、B
C、C
D、D

5、图 示 电 路 中,A、B 两 端 间 的 等 效 电 阻 与 电 阻 RL 相 等,则 RL 为( )。 A 15 W B 20 W C 30 W D10W
A、A
B、B
C、C
D、D

第2周 模块一电路及其分析方法(2)

第6讲作业

1、在 图 示 电 路 中,各 电 阻 值 和 US 值 均 已 知。欲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求 解 流 过 电 阻 RG 的 电 流 IG,需 列 出 独 立 的 电 流 方 程 数 和 电 压 方 程 数 分 别 为( )。 A 4 和 3 B 3 和 3 C 3 和 4 D 2和4
A、A
B、B
C、C
D、D

2、图 示 电 路 中 ,电 压 U 和 电 流 I 的 关 系 式 为( )。 A U = 16-2I B U = 4-2I C U = 4-0.5I D U = 4+0.5I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 ,已 知 :US = 18 V,IS = 3 A ,电 流 I 为 ( )。 A 1.2 A B 3 A C 0A D1A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压 UAB 的 值 为 ( )。 A 2 V B 3 V C 1 V D 0V
A、A
B、B
C、C
D、D

5、图 示 电 路 中,电 压 UAB 为 ( )。 A 12 V B -12 V C 0V D 1V
A、A
B、B
C、C
D、D

第7讲作业

1、在 计 算 线 性 电 阻 电 路 的 电 压 和 电 流 时, 用 叠 加 定 理。在 计 算 线 性 电 阻 电 路 的 功 率 时,叠加 定 理( )。 A 可 以 用 B 不 可 以 用 C 有 条 件 地 使 用 D 有时可用
A、A
B、B
C、C
D、D

2、图 示 电 路 中,电 压 UAB = 10 V,I S = 1 A 当 电 压 源 US 单 独 作 用 时,电 压 UAB 将 ( )。 A 变大 B 为零 C不 变 D 变小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 = 9 V ,IS = 6 mA,当 电 压 源 US 单 独 作 用 时,通 过 RL 的 电 流 是 1 mA,那 么 当 电 流 源 IS 单 独 作 用 时,通 过 电 阻 RL 的 电 流 IL 是( )。 A 2 mA B 4 mA C -2 mA D 1mA
A、A
B、B
C、C
D、D

4、已 知 图 示 电 路 中 的 IS = 5 A,当 US 单 独 作 用 时,I1 = 3 A,那 么 当 IS 、US 共 同 作 用 时 2 W 电 阻 中 电 流 I 是 ( )。 A 5 A B 6 A C 0A D 1A
A、A
B、B
C、C
D、D

5、在 图 示 电 路 中 ,已知:IS = 5 A ,当 IS ,US 共 同 作 用 时,UAB = 4 V。那 么 当 电 压 源 US 单 独 作 用 时,电 压 UAB 应 为 ( )。 A -2 V B 6 V C 8 V D 9V
A、A
B、B
C、C
D、D

第9讲作业

1、图 示 为 一 有 源 二 端 线 性 网 络 ,它 的 戴 维 宁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内 阻 R0 为 ( )。 A 3 W B 2 W C 1.5 W D1W
A、A
B、B
C、C
D、D

2、某 一 有 源 二 端 线 性 网 络 如 图 1 所 示,它 的 戴 维 宁 等 效 电 压 源 如 图 2 所 示 ,其 中 US 值 为 ( )。 A 6 V B 4 V C 2 V D 1V
A、A
B、B
C、C
D、D

3、图 2 是 图 1 所 示 电 路 的 戴 维 宁 等 效 电 压 源。已 知 图 2 中 US = 6 V,则 图 1 中 电 压 源 US2 的 值 应 是( )。 A 10 V B 2 V C1V D 5V
A、A
B、B
C、C
D、D

4、实 验 测 得 某 有 源 二 端 线 性 网 络 的 开 路 电 压 为 6 V ,短 路 电 流 为 2 A 。当 外 接 电 阻 为 3 W 时,其 端 电 压 U 为( )。 A 3 V B 2 V C 1 V D 6V
A、A
B、B
C、C
D、D

5、实 验 测 得 某 有 源 二 端 线 性 网 络 的 开 路 电 压 为 10 V 。当 外 接 3 W 电 阻 时 ,其 端 电 压 为 6 V ,则 该 网 络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参 数 为 ( )。 A US = 6 V ,R0 = 3 W B US = 8 V ,R0 = 3 W C US = 10 V ,R0 = 2 W D US = 10 V ,R0 = 3 W
A、A
B、B
C、C
D、D

第10讲作业

1、若 把 电 路 中 原 来 电 位 为 2 V 的 一 点 改 为 电 位 参 考 点,则 改 后 的 电 路 中,各 点 电 位 比 原 来 ( )。 A变 高 B不变 C变 低 D不 能 确 定
A、A
B、B
C、C
D、D

2、在 图 示 电 路 中,当 开 关 S 断 开 时 A 点 的 电 位 VA ( )。 A 3 V B -6 V C 0 V D 1V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的 电 路 中,A 点 的 电 位 VA 为 ( )。 A 0 V B 15 V C -15 V D 10V
A、A
B、B
C、C
D、D

4、图 示 电 路 中,A 点 的 电 位 VA 应 是( )。 A 4 V B 8 V C -8 V D -4 V
A、A
B、B
C、C
D、D

5、在 图 示 电 路 中,A 点 的 电 位 VA 为 ( )。 A -16 V B -2 V C 10 V D 5V
A、A
B、B
C、C
D、D

第8讲作业

1、理 想 电 压 源 和 理 想 电 流 源 间( )。 A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B没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C有 条 件 下 的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D有 时 存 在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A、A
B、B
C、C
D、D

2、图 示电 路 中,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应 该 是 一 个( )。 A 2 A 的 理 想 电 流 源 B 2 V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C 不 能 代 替,仍 为 原 电 路 D 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3、已 知 图 1 中 的 US1 = 4 V,IS1 = 2 A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理 想 电 流 源 代 替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该 等 效 电 流 源 的 参 数 为( )。 A 6 A B 2 A C -2 A D 1A
A、A
B、B
C、C
D、D

4、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D 为零
A、A
B、B
C、C
D、D

5、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代 替,则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参 数 为 ( )。 A US = 4 V ,R = 2 W B US = 1 V ,R = 0.5 W C US = -1 V ,R = 0.5 W D US = 1 V ,R = 2 W
A、A
B、B
C、C
D、D

模块一单元测试

1、电 路 及 其 对 应 的 欧 姆 定 律 表 达 式 分 别 如 图1、图 2、图 3 所 示,表 达 式 正确 的 是( )。 A 图 1 B 图 2 C 图 3 D无正确图
A、A
B、B
C、C
D、D

2、在 图 示 电 路 中 ,US ,IS 均 为 正 值,其 工 作 状 态 是 ( )。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 率 B 电 流 源 发 出 功 率 C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不 发 出 功 率 D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发 出 功 率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流 I 为( )。 A 3 A B 10 A C -2 A D 1A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 = 4 V,IS = 2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AB 为 ( )。 A 5 V B -3 V C 2 V D 3V
A、A
B、B
C、C
D、D

5、图 示 电 路 中 的 电 压 UAB 为( )。 A 1 V B 11 V C 13 V D 10V
A、A
B、B
C、C
D、D

6、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IS = 5 A ,US = 5 V ,当 电 流 源 单 独 作 用 时 ,流 过 电 阻 R 的 电 流 是 3 A,那么,当 电 流 源 和 电 压 源 共 同 作 用 时,流 过 电 阻 R 的 电 流 I 值 为 ( )。 A -2 A B -3 A C 4 A D 1V
A、A
B、B
C、C
D、D

7、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D 为0
A、A
B、B
C、C
D、D

8、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代 替,该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参 数 为( )。 A US =1 V,R = 2 W B US = 2 V,R = 1 W C US = 2 V ,R = 0.5 W D US = 21V,R = 1 W
A、A
B、B
C、C
D、D

9、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1=3W,R2=6W,R3=4W,R4=2W,IS=1A,US=9V。用戴维南定理求流经电阻R3的电流I为( )。 A . 2 A B. 1 A C . 0.5A D. 0.25A
A、A
B、B
C、C
D、D

10、在 图 示 电 路 中,A 点 的 电 位 VA 为 ( )。 A 7 V B -14 V C -20 V D 9V
A、A
B、B
C、C
D、D

第3周 模块二交流电路(1)

第一讲作业

1、图示正弦电流波形的函数表达式为( )
A、i = 20 sin( 314t + 135°) A
B、i = 20 sin( 314t +120°) A
C、i = 20 sin( 314t - 120°) A
D、i = 20 sin( 314t -135°) A

2、市用照明电压为220V,这是指交流电电压的( )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幅值

3、交流电压u = 311sin(100pt+45° ) V的幅值是( )
A、311V
B、220V
C、380V
D、100V

4、交流电流i1=3sin(314t+10°)的频率是( )
A、314Hz
B、50Hz
C、100Hz
D、220Hz

5、i1=3sin(314t+10°)A与i2=-4sin(314t+95°)A的相位差是( )
A、95°
B、-85°
C、85°
D、115°

第二讲作业

1、若正弦电压u = Umsin(wt + ),则下列各相量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幅值(最大值)相量表示正弦电压u = 537sin(wt-90°) V 时,可写作( )
A、∠-90°V
B、∠90°V
C、∠(°)V
D、∠(°)V

3、用有效值相量来表示正弦电压u = 380sin(314 t-90°)V时可写作=
A、220∠90°V
B、-j268.7V
C、j380V
D、220∠-90°V

4、与电流相量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 i =( )
A、5sin(wt+53.1°)
B、sin(wt+36.9°)
C、5sin(wt+36.9°)
D、sin(wt+53.1°)

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i=60∠30°
B、(+45°)
C、I=6A
D、u=15V

第三讲作业

1、L = 0.314 H 的 电 感 元 件 用 在 f = 50 Hz 的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其 感 抗 值 XL为( )
A、31.4 W
B、98.59 W
C、0.01 W
D、0.05 W

2、在正弦电路中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正确的表达式有( ).
A、
B、
C、
D、

3、正弦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用向量式表达应为( )
A、
B、
C、
D、

4、若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为u=10sin(314t+45°)V,电流i=5sin(314t+135°)A,则该元件是( )
A、电阻
B、电容
C、电感
D、电抗

5、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性电路的复阻抗可表示为 ( )
A、
B、
C、
D、

第四讲作业

1、在R,L,C 元件串联电路中,施加正弦电压u,当XC>XL时,电压u与i 的相位关系应是u( )。
A、超前于i
B、滞后于i
C、与i 反相
D、与i 同相

2、在R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元件的复阻抗为Z = ( 3-j4 ) W,则可判断该元件为 (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D、无法判断

4、图示正弦电路中,电源电压相量=10∠0°V,R = 10 W,XL = 10 W,电源供出的平均功率P为 ( )。
A、10W
B、2.5W
C、5W
D、20W

5、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 = 3 kVar,功率因数为 0.8,则其视在功率S 为 ( )。
A、2.4 kVA
B、3 kVA
C、5 kVA
D、12kVA

第五讲作业

1、复 阻 抗与并 联,其 等 效 复 阻 抗 Z为 ( )
A、
B、
C、
D、

2、在下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电流的有效值关系为I=I1+I2,则Z1与Z2的关系为( )。
A、Z1与Z2阻抗角相差90°
B、Z1与Z2阻抗角相等
C、Z1与Z2阻抗角相差180°
D、Z1与Z2无约束条件

3、如图所示电路,等效阻抗Z为
A、0Ω
B、10Ω
C、40Ω
D、

4、已知并联支路电流,,则总电流=( )A。
A、20sinwt
B、20sin(wt-30°)
C、20sinwt
D、20sin(wt-30°)

5、当 图 示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 各 电 压 有 效 值 U,U1 和 U2 的 关 系 为 时,Z1 与 Z2 的 关 系 为( )。
A、Z1 与 Z2 的 阻 抗 角 相 差 ± 90°
B、Z1 与 Z2 的 阻 抗 角 相 差180°
C、Z1 与 Z2 的 阻 抗 角 不相等
D、没有任何约束条件

第4周 模块二交流电路(2)

第六讲作业

1、在交流电路中,欲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其方法是( )
A、并联电容器
B、串联电容器
C、并联电感
D、并联电阻

2、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 的 功 率 因 数 等 于 该 电 路 的 ( )
A、P/S
B、Q/S
C、P/Q
D、S/P

3、利 用 阻 抗 三 角 形 计 算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功 率 因 数l为( )
A、
B、
C、
D、

4、某 电 气 设 备 的 电 流 10∠30°A,其 复 阻 抗 Z = 200D60° W,则 该 设 备 的 功 率 因 数 为 ( )。
A、0.5
B、0.6
C、0.7
D、0.8

5、某 感 性 负 载 用 并 联 电 容 器 法 提 高 电 路 的 功 率 因 数 后,该 负 载 的 视 在 功 率 S 将 ( )。
A、减 小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第七讲作业

1、当 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 的 三 个 绕 组 接 成 星 形 时,线 电 压与 相 电 压之 比 为 ( )。
A、
B、
C、1
D、0

2、对称三相电压相位互差( )
A、90°
B、120°
C、150°
D、180°

3、三相交流相序U-V-W属于( )
A、正序
B、反序
C、零序
D、正交

4、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 的 三 个 绕 组 接 成 星 形 时,若 线 电 压,则 相 电 压 uA = ( )。
A、
B、
C、
D、

5、当 三 相 交 流 发 电 机 的 三 个 绕 组 接 成 星 形 时,若 线 电 压 uBC = 380sinwt V,则 相 电 压 uB = ( )。
A、
B、
C、
D、

第八讲作业

1、额 定 电 压 为 220 V 的 照 明 负 载 接 于 线 电 压 为 380 V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时,必 须 接成 ( ) 形
A、Y形
B、△形
C、Y0形
D、都可以

2、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负载相等的电路
D、以上皆可

3、某 星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线 电压 与 其 对 应 的 相 电压 的 相 位 关 系 是 ( )。
A、线 电压 超前 相 电压 30°
B、线 电压 滞 后 相 电压 30°
C、两 者 同 相
D、两 者 反 相

4、有 一 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线 电 压 为 380 V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 如 图 所 示。当 在 M 点 断 开 时,U1 为 ( )。
A、220 V
B、380 V
C、190V
D、110 V

5、一 对 称 三 相 负 载 接 入 三 相 交 流 电 源 后,若 其 相 电 压 等 于 电 源 线 电 压,则 此 三 个 负 载 是 ( ) 接 法。
A、U
B、U0
C、△
D、以上都可以

第九讲作业

1、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上,线 电 流 与 相 电 流 之 比 为 ( )
A、
B、
C、1
D、0

2、某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线 电 流 与 其 对 应 的 相 电 流 的 相 位 关 系 是( )
A、线 电 流 超 前 相 电 流 30°
B、线 电 流 滞 后 相 电 流 30°
C、两者同相
D、两者反相

3、三相对称负载做三角形连接,( )
A、
B、
C、
D、都不正确

4、三 个 R = 10 W 的 电 阻 作 三 角 形 连 接,已 知 线 电 流 I l = 22 A,则 该 三 相 负 载 的 有 功 功 率 P = ( )。
A、4.84 kW
B、14.5kW
C、8.38 kW
D、100 kW

5、对 称 三 相 电 路 的 无 功 功 率 ,式 中 角 j 为 ( )。
A、线 电 压 与 线 电 流 的 相 位 差 角
B、负 载 阻 抗 的 阻 抗 角
C、负 载 阻 抗 的 阻 抗 角 与 30° 之 和
D、负 载 阻 抗 的 阻 抗 角 减 30°

第5周 模块三电动机及其控制(1)

模块三第1讲作业

1、三相异步电动机分成两个基本部分是定子和( )。
A、转子
B、铁芯
C、机座
D、转轴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是由机座、铁心和( )组成。
A、机壳
B、定子绕组
C、防尘罩
D、硅钢片

3、定子绕组可以接成星形,也可以接成( )。
A、菱形
B、圆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4、鼠 笼 式、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区 别 在 于 ( ) 。
A、定 子 结 构
B、转 子 结 构
C、定 子 和 转 子 的 结 构 均
D、绕组连接

5、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转 子 上 的 三 个 滑 环 和 三 个 电 刷 的 功 用 是 ( ) 。
A、连 接 三 相 电 源 给 转 子 绕 组 通 入 电 流
B、通 入 励 磁 电 流
C、连 外 接 三 相 电 阻 器, 用 来 调 节 转 子 电 路 的 电 阻
D、防止灰尘

模块三第2讲作业

1、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旋 转 磁 场 的 转 速 决 定 于( ) 。 (a) 电 源 频 率 (b) 磁 极 对 数 (c) 电 源 频 率 和 磁 极 对 数 (d)电源电压
A、a
B、b
C、c
D、d

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旋 转 磁 场 的 方 向 决 定 于( ) 。 (a) 电 源 电 压 大 小 (b) 电 源 频 率 高 低 (c)电源电流大小 (d) 定 子 电 流 的 相 序
A、a
B、b
C、c
D、d

3、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以 图 示 的 两 种 方 式 接 入 同 一 电 源,其 旋 转 方 向 ( ) 。 (a) 相 同 (b) 相 反 (c) 可 能 相 同 也 可 能 相 反 (d)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4、4.欲 使 电 动 机 反 转,可 采 取 的 方 法 是( )。 (a) 将 电 动 机 端 线 中 任 意 两 根 对 调 后 接 电 源 (b) 将 三 相 电 源 任 意 两 相 和 电 动 机 任 意 两 端 线 同 时 调 换 后 接 电 动 机 (c) 将 电 动 机 的 三 根 端 线 调 换 后 接 电 源 (d) 将 电 动 机 的 三 根 端 线 少 接 一 相
A、a
B、b
C、c
D、d

5、旋 转 磁 场 的 转 速 n0 与 极 对 数 p 和 电 源 频 率 f 的 关 系 是( ) 。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3讲作业

1、1.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产 生 的 电 磁 转 矩 是 由 于( ) 。 (a) 定 子 磁 场 与 定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b) 转 子 磁 场 与 转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c) 旋 转 磁 场 与 转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d) 旋 转 磁 场 与 定 子 电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A、a
B、b
C、c
D、d

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速 越 高,其 转 差 率( ) 。 (a) 越 大 (b) 越 小 (c) 不 变 (d)0
A、a
B、b
C、c
D、d

3、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差 率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
A、a
B、b
C、c
D、d

4、某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970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该电动机的极对数p为( )。 (a)1 (b)2 (c)3 (d)4
A、a
B、b
C、c
D、d

5、某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970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为( )。 (a)3.33% (b)2.5% (c)3% (d)2%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4讲作业

1、三相 鼠笼 式 电 动 机 转 子 电 路 的 感 应 电 动 势 E2与转 差率 s 的 关 系 是( ) 。
A、a
B、b
C、c
D、d

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速 n 越 高,其 转 子 电 路 的 感 应 电 动 势 E2 ( ) 。 (a) 越 大 (b) 越 小 (c) 不 变 (d)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3、电源频率为50Hz,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额定转差率为2.5%,电动机在额定工作状态时转子电路的频率f2为( ) (a) 2.5Hz (b) 12.5Hz (c)1.25Hz (d)25Hz
A、a
B、b
C、c
D、d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感抗x2与转差率s无关。

5、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中的各量均与转差率有关。

模块三第5讲作业

1、当 电 源 频 率 恒 定 时,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电 磁 转 矩 T 与 电 源 电 压 U 的 关 系 是 ( ) 。
A、a
B、b
C、c
D、d

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最 大 电 磁 转 矩 T m 的 值 与 转 子 电 路 的 电 阻 R2 的 关 系 是( ) 。
A、a
B、b
C、c
D、d

3、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的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当负载 增 大 时 其 定 子电 流 将 ( )。 (a) 增 大 (b) 减 小 (c) 不 变 (d) 为0
A、a
B、b
C、c
D、d

4、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子 电 路 串 入 外 接 电 阻 后,它 的 机 械 特 性 将 ( )。 (a) 变 得 更 硬 (b) 变 得 较 软 (c) 保 持 不 变 (d) 无 法 判 断
A、a
B、b
C、c
D、d

5、运 行 中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负 载 转 矩 从 T 1 增 到 T 2 时, 将 稳 定 运 行 在 图 示 机 械 特 性 曲 线 的( )。 (a) E 点 (b) F 点 (c) D 点 (d) 无 法 判 断
A、a
B、b
C、c
D、d

第6周 模块三电动机及其控制(2)

模块三第6讲作业

1、三 相 鼠 笼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空 载 和 满 载 两 种 情 况 下 的 起 动 电 流 的 关 系 是( )。 (a) 满 载 起 动 电 流 较 大 (b) 空 载 起 动 电 流 较 大 (c) 两 者 相 等 (d) 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2、采 取 适 当 措 施 降 低 三 相 鼠 笼 式 电 动 机 的 起 动 电 流 是 为 了( )。 (a) 防 止 烧 坏 电 机 (b) 防 止 烧 断 熔 断 丝 (c) 提高起动转矩 (d) 减 小 起 动 电 流 所 引 起 的 电 网 电 压 波 动
A、a
B、b
C、c
D、d

3、在 起 动 重 设 备 时 常 选 用 的 异 步 电 动 机 为 ( ) 。 (a) 鼠 笼 式 (b) 绕 线 式 (c) 单 相 (d) 直 流
A、a
B、b
C、c
D、d

4、三 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端电压降低到额定值的90% 时,其起动 转 矩 将( )。 (a) 不 变 (b) 增加 (c) 减 小 到 额 定 值 的 81% (d) 减 小 到 额 定 值 的 90%
A、a
B、b
C、c
D、d

5、Y-D 换接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都降低为直接起动时的( ) (a)1/2 (b)1/4 (c)1/3 (d) 1/5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7讲作业

1、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通 常 采 用 的 调 速 方 法 是 ( ) 。 (a) 变 频 率 (b) 转 子 外 接 可 调 电 阻 (c) 改 变 极 对 数 (d) 变 电 压
A、a
B、b
C、c
D、d

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运 行 中 提 高 其 供 电 频 率,该 电 动 机 的 转 速 将( )。 (a) 基 本 不 变 (b) 增 加 (c) 降 低 (d) 无 法 判 断
A、a
B、b
C、c
D、d

3、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差 率 s = 1 时,其 转 速 为 ( ) 。 (a) 额 定 转 速 (b) 同 步 转 速 (c) 零 (d)1
A、a
B、b
C、c
D、d

4、绕 线 式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负 载 不 变 的 情 况 下,若 增 加 其 转 子 电 路 的 电 阻,则 转 速 将( )。 (a) 增 加 (b) 降 低 (c) 不 变 (d)无 法 判 断
A、a
B、b
C、c
D、d

5、双速电动机的调速是一种( )。 (a)无级平滑调速 (b)无效调速 (c)有级调速 (d)变频调速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8讲作业

1、额 定 电 压 为380 /220 V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在 接 成 U 形 和 接 成 D 形 两 种 情 况 下 运 行 时,其 额 定 输 出 功 率 PY 和 PD 的 关 系 是 ( ) 。
A、a
B、b
C、c
D、d

2、额 定 电 压 为380 /220 V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在 接 成 U 形 和 接 成 D 形 两 种 情 况 下 运 行 时,其 额 定 电 流 IY 和 ID 的 关 系 是 ( ) 。
A、a
B、b
C、c
D、d

3、一 般 规 定 电 动 机 工 作 电 压 允 许 的 波 动 范 围 是 ( )。 (a) ± 1% (b) ± 2% (c) ± 3% (d) ± 5%
A、a
B、b
C、c
D、d

4、一 般 笼 型 电 动 机 在额定运行时的效率约为( ) (a)10%—20% (b)30%—50% (c)72%—93% (d)98%—100%
A、a
B、b
C、c
D、d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较低,在额定负载时约为( ) (a)0.2—0.3 (b)0.4—0.6 (c)0.7—0.9 (d)0.95—0.97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9讲作业

1、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组合开关常用来作为( )引入开关。 (a) 电源 (b) 控制电路 (c) 过 载 保 护 (d) 短路保护
A、a
B、b
C、c
D、d

2、在 电 动 机 的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交流接触器热的功能是实现 ( )。 (a) 短 路 保 护 (b) 零 压 保 护 (c) 过 载 保 护 (d) 触点保护
A、a
B、b
C、c
D、d

3、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应当是( )。 (a) 热 继 电 器 的 发 热 元 件 串 接 在 主 电 路 内,而 把 它 的 动 合 触 点 与 接 触 器 的 线 圈 串 联 接 在 控 制 电 路 内。 (b) 热 继 电 器 的 发 热 元 件 串 联 接 在 主 电 路 内,而 把 它 的 动 断 触 点 与 接 触 器 的 线 圈 串 联 接 在 控 制 电 路 内。 (c) 热 继 电 器 的 发 热 元 件 并 接 在 主 电 路 内,而 把 它 的 动 断 触 点 与 接 触 器 的 线 圈 并 联 接 在 控 制 电 路 内。 (d) 热 继 电 器 的 发 热 元 件 串 接 在 主 电 路 内,而 把 它 的 动 合 触 点 与 接 触 器 的 线 圈 并 联 接 在 控 制 电 路 内。
A、a
B、b
C、c
D、d

4、在 电 动 机 的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熔断器的 功 能 是 实 现 ( )。 (a) 短 路 保 护 (b) 零 压 保 护 (c) 过 载 保 护 (d) 过 流 保 护
A、a
B、b
C、c
D、d

5、图 示 的 控 制 电 路 中,具 有 ( ) 保 护 功 能。 (a) 短 路 和 过 载 (b) 过 载 和 零 压 (c) 短 路,过 载 和 零 压 (d) 短 路 和 零 压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10讲作业

1、在 电 动 机 的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零 压 保 护 的 功 能 是( )。 (a) 防 止 电 源 电 压 降 低 烧 坏 电 动 机 (b) 防 止 停 电 后 再 恢 复 供 电 时 电 动 机 自 行 起 动 (c) 实 现 短 路 保 护 (d) 实 现 过 载 保 护
A、a
B、b
C、c
D、d

2、在 电 动 机 的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自 锁 环 节 的 功 能 是( )。 (a) 具 有 零 压 保 护 (b) 保 证 起 动 后 持 续 运 行 (c) 兼 有 点 动 功 能 (d) 实 现 过 载 保 护
A、a
B、b
C、c
D、d

3、在 继 电 器 接 触 器 控 制 电 路 中,自 锁 环 节 触 点 的 正 确 连 接 方 法 是( )。 (a) 接 触 器 的 动 合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并 联 (b) 接 触 器 的 动 合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串 联 (c) 接 触 器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并 联 (d) 接 触 器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与 起 动 按 钮 串 联
A、a
B、b
C、c
D、d

4、图 示 控 制 电 路 中,在 接 通 电 源 后 将 出 现 的 现 象 是( )。 (a) 按 一 下 SB2,接 触 器 KM 长 期 吸 合 (b) 接 触 器 的 线 圈 交 替 通 电 断 电 造 成 触 点 不 停 地 跳 动 (c) 按 一 下 SB2 ,接 触 器 不 能 吸 合 (d) 按 一 下 SB1 ,接 触 器 吸 合
A、a
B、b
C、c
D、d

5、图 示 控 制 电 路 的 作 用 是 ( )。 (a) 按 一 下 SB1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b) 按 住 SB1 ,KM 通 电,松 开 SB1 ,KM 断 电,只 能 点 动 (c) 按 一 下 SB2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d) 按 一 下 SB2 接 触 器 KM 通 电,点 动 运 行。
A、a
B、b
C、c
D、d

模块三第11讲作业

1、图 示 的 控 制 电 路 中,具 有 ( ) 等 保 护 功 能。 (a) 过 载 和 零 压 (b) 限 位 和 零 压 (c) 短 路 和 过 载 (d) 限 位 和 过 载
A、a
B、b
C、c
D、d

2、在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正 反 转 控 制 电 路 中,正 转 接 触 器 与 反 转 接 触 器 间 的 互 锁 环 节 功 能 是( )。 (a) 防 止 电 动 机 同 时 正 转 和 反 转 (b) 防 止 误 操 作 时 电 源 短 路 (c) 实 现 电 动 机 过 载 保 护 (d) 实 现 电 动 机 零 压 保 护
A、a
B、b
C、c
D、d

3、在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正 反 转 控 制 电 路 中,正 转 接 触 器 KM1 和 反 转 接 触 器 KM2 之 间 的 互 锁 作 用 是 由 ( ) 连 接 方 法 实 现 的。 (a) K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串 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串 联 (b) KM1 的线圈与KM2 的动合触点串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动 合 触 点 串 联 (c) K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断 触 点 并 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的 动 断 触 点 并 联 (d) K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合 触 点 并 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的 动 合 触 点 并 联
A、a
B、b
C、c
D、d

4、在 图 示 电 路 中,接 触 器 KM1 和 KM2 均 已 通 电 动 作,此 时 若 按 动 按 钮 SB3 ,则( )。 (a) 接 触 器 KM1 和 KM2 均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b) 只 有 接 触 器 KM2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c) 只 有 接 触 器 KM1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d) 接 触 器 KM1 和 KM2 仍 然 运 行
A、a
B、b
C、c
D、d

5、在 图 示 控 制 电 路 中,SB 是 按 钮,KM 是 接 触 器,均 已 通 电 运 行,若 按 动 SB3,则 ( )。 (a) 只 有 KM1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b) KM1 和 KM2 均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c) 只 有 KM2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d) 接 触 器 KM1 和 KM2 仍 然 运 行
A、a
B、b
C、c
D、d

第7周 模块四模拟电路(1)

模块四第1讲作业

1、当 温 度 升 高 时,半 导 体 的 导 电 能 力 将( )。
A、增 强
B、减 弱
C、不 变
D、无法判断

2、在本征锗中参入三价元素硼,本征半导体将变成( )。
A、N型半导体
B、P型半导体
C、PN结
D、无法判断

3、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比杂质半导体强。

4、在本征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同时又不断复合。

5、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在交界面处的一个很薄的特殊物理层就叫作PN结。

模块四第2讲作业

1、将 P N 结 加 适 当 的 正 向 电 压,则 空 间 电 荷 区 将( )。
A、变 宽
B、变 窄
C、不 变
D、无法判断

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A、电 流 放 大 作 用
B、单 向 导 电 性
C、电 压 放 大 作 用
D、无法判断

3、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为 同 一 型 号 的 理 想 元 件,电 阻R=4k,电 位uA=1V,uB=3V,则 电 位 uF 等 于( )。
A、1 V
B、3 V
C、6 V
D、12 V

4、电 路 如 图 所 示,直 流 电 压 UI =10 V,稳 压 管 的 稳 定 电 压UZ = 6 V, 则 限 流 电 阻R上 的 压 降 UR 为( )。
A、10 V
B、6 V
C、4 V
D、-4 V

5、锗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6-0.7 V。

模块四第3讲作业

1、普通双极型晶体管是由( )。
A、一个PN结组成
B、两个PN结组成
C、三个PN结组成
D、四个PN结组成

2、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极包括( )。
A、集电极
B、基极
C、发射极
D、共射极

3、双极型晶体管的两个PN结是( )。
A、集电结
B、基结
C、发射结
D、共射结

4、双极型晶体管在模拟电路中主要起开关作用,在数字电路中主要起放大作用。

5、NPN型晶体管在制造时,集电区的面积需要做到最大。

模块四第4讲作业

1、在 放 大 电 路 中 的 双极型晶 体 管,其 电 位 最 高 的 一 个 电 极 是( )。
A、N PN 管 的 集 电 极
B、N P N管 的 基 极
C、N P N 管 的 发 射 极
D、状态不定

2、双极型晶 体 管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具 有( )。
A、单 向 导 电 性
B、电 流 放 大 作 用
C、稳 压 作 用
D、滤波作用

3、图中已标出晶体管各电极的电位,判断处于截止状态的晶体管是( )。
A、a
B、b
C、c
D、d

4、双极型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都应正偏。

5、对PNP管而言,集电极电位VC需小于基极电位VB,可使集电结反偏。

模块四第5讲作业

1、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为放大电路提供大小合适的基极电流IB,以使放大电路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元件是( )。
A、耦合电容
B、基极偏置电阻
C、集电极负载电阻
D、晶体管

2、要使放大电路具有对电流放大的能力,晶体管必须工作在(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状态不定

3、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此时晶体管处于(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无法判断

4、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核心元件就是双极性晶体管T,利用它的电流放大作用,在集电极电路中获得了放大的电流IC。

5、基本放大器通常是由一个晶体管构成的单级放大器,根据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所接电极的不同,实际上有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级三种基本放大器。

第9周 模块四模拟电路(3)

模块四第11讲作业

1、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ui=2V,则输出电压uO等于( )。
A、2V
B、正饱和值
C、负饱和值
D、4 V

2、运算放大器应用在信号运算方面时,都是工作在饱和区的。

3、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虚短和虚断这两条分析法则都是有效的。

4、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并且电压放大倍数总是大于1的。

5、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可以转换为电压跟随器。

模块四第12讲作业

1、在图1~图4的电路中,能满足uO=ui1+ui2关系式的电路是( )。
A、a
B、b
C、c
D、d

2、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 )。
A、加法运算电路
B、减法运算电路
C、比例运算电路
D、无法判断

3、对下图所示电路而言,因为两个输入信号ui1和ui2是从反相输入端引入的,所以称这种电路是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4、对下图所示减法运算电路,通过调整外接电阻,不能改变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

5、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两个输入电压之和。

模块四第13讲作业

1、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 )。
A、积分运算电路
B、微分运算电路
C、比例积分运算电路
D、加法运算电路

2、运放引入负反馈后,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基本取决于反馈电路和输入电路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运放本身的参数关系不大。

3、通过改变运放与外部元器件构成的闭环电路,就能实现运放对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包括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运算。

4、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通常不用引入负反馈。

5、微分运算不是积分运算的逆运算,因而不能通过电路结构的改变而相互转换。

第10周 模块五数字电路(1)

模块五第1讲作业

1、逻辑门如图所示,当输出逻辑变量Y为高电平时,AB应为
A、00
B、01
C、10
D、11

2、如果逻辑变量A为某种信号,则下列四个图中( )能将信号送出(每个门另一端的逻辑值已经标好)。
A、
B、
C、
D、

3、根据二极管的导通特性,图中电路能实现( )逻辑门功能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

4、给了或非门两个输入端的波形,则输出Y的波形是( )
A、
B、
C、
D、

5、给了与非门两个输入端的波形,则输出Y的波形是( )
A、
B、
C、
D、

模块五第2讲作业

1、表达式化简结果是( )
A、
B、
C、
D、

2、表达式化简结果是( )
A、
B、
C、
D、

3、应用反演律变换逻辑表达式为( )
A、
B、
C、
D、

4、逻辑运算和代数运算相类似,因此

5、逻辑表达式的最简式,是指最短的与或式。

模块五第3讲作业

1、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假设开关闭合为逻辑1,灯电路为逻辑1。若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才不亮,则该电路的逻辑关系是( )
A、与非
B、或非
C、与
D、异或

2、根据状态表分析,能实现的逻辑功能是 A B C Y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A、与
B、或非
C、与非
D、异或

3、在下列所逻辑电路中,能实现逻辑函数的是( )。
A、
B、
C、
D、

4、在组合逻辑电路中,任一时刻的输出只与当前的输入有关。

5、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时,逻辑表达式不用化简。

模块五第4讲作业

1、能实现状态表的逻辑表达式是( ) A B Y1 Y2 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A、
B、
C、
D、

2、根据功能要求,列状态表。功能要求:实现医院优先照顾重患者的呼叫电路,两个病人A、B,当按下呼叫按钮时(设按下按钮为1,不按为0),对应LA、LB灯点亮(设灯点亮为1,不点亮为0),医生根据灯点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马上照顾某一位病人,其中A病情较B严重,当A、B两人都按下按钮时,应优先照顾病人A。
A、A B LA LB 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B、A B LA LB 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C、A B LA LB 0 0 0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D、A B LA LB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1 1 1 0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为获得能实现要求逻辑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4、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0、1只能代表高低电平

5、如下逻辑状态表的逻辑表达式是 A B Y1 Y2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模块五第5讲作业

1、计算01加10结果为( )
A、00
B、11
C、10
D、01

2、图中Ci-1是( )
A、一个相加数
B、向高位的进位输出
C、来自低位的进位输入
D、本位和

3、只考虑本位数而不考虑低位来的进位的加法称为( )。
A、全加
B、半加
C、全减
D、半减

4、全加器和半加器的区别是,半加器不含有向高位的进位。

5、若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可以采用三个全加器和一个半加器。

第11周 模块五数字电路(2)

模块五第8讲作业

1、高电平有效RS触发器,当RS=10是( )功能。
A、保持
B、置0
C、置1
D、禁用

2、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当前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入有关还与原状态有关

3、使用高电平有效的RS触发器时应具有约束条件RS=0,表示不允许出现R=S=1的输入。

4、由与非门构成的RS触发器,=11,=0,则=0

5、基本RS触发器,RS= 01,=0,则=0

模块五第9讲作业

1、基本RS触发器不可用于( )。
A、数据存储
B、开关消噪
C、防抖动
D、计数

2、给出CP、R、S的波形,下列波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3、可控RS触发器如图所示,CP为高电平时,RS=00,=0,为( )。
A、0
B、1
C、不确定
D、以上均不对

4、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当CP=1时,RS=10, =1, 为( )。
A、0
B、1
C、不确定
D、以上均不对

5、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当=1, Y为( )
A、0
B、1
C、不确定
D、逻辑变量B

模块五第10讲作业

1、欲使JK触发器按= 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
A、J=0 , K=0
B、J=0 ,K=1
C、.J=1 , K=0
D、J=1 ,K=1

2、当JK触发器按= 工作时,该功能可表述为( )
A、置0
B、置1
C、保持
D、翻转或计数

3、欲使JK触发器按=0工作,则JK触发器的输入端不能被设置为( )。
A、J=K=1
B、J=Q, K=1
C、J=0, K=1
D、以上均错误

4、若使JK触发器按=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
A、J=K=0
B、J=0, K= 1
C、J= 1 ,K=0
D、J=1, K=1

5、JK触发器是由RS触发器构成的,RS触发器当R=S=1时是禁用的,因此JK触发器J=K=1也是禁用。

第12周 模块五数字电路(3)

模块五第11讲作业

1、为实现将JK触发器转换为D触发器,应使( )。
A、J=D, K=
B、K=D, J=
C、J=K=D
D、J=K=

2、欲使D触发器按=工作,应使输入D=( )
A、0
B、1
C、Q
D、

3、D触发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所示,为( )。
A、0
B、1
C、Q
D、

4、D触发器在时钟到来后有=D,与无关,所以它没有记忆功能。

5、D触发器在时钟到来后有=D,它的输出由输入决定。

模块五第12讲作业

1、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
A、译码器
B、编码器
C、全加器
D、寄存器

2、图题所示电路为( )
A、并行输入数码寄存器
B、左移位寄存器
C、右移位寄存器
D、串并行输入移位数码寄存器

3、某移位寄存器的时钟脉冲频率为10KHZ,欲将存放在该寄存器中的数左移8位,完成该操作需要( )时间。
A、8μS
B、80μS
C、800μS
D、800ms

4、一个4位移位寄存器,经过4个时钟脉冲CP后,4位串行输入数码全部存入寄存器;再经过4个时钟脉冲CP后可串行输出4位数码。

5、寄存器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两类,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模块五第13讲作业

1、图题所示电路为何种计数器( )。
A、异步二进制减法
B、同步二进制减法
C、异步二进制加法
D、同步二进制加法

2、若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正常工作时,由0000状态开始计数,则经过6个输入计数脉冲后,计数器的状态应是( )。
A、0011
B、0110
C、110l
D、1110

3、计数器如图所示,原状态为“1 0”,送一个C 脉冲后的新状态为( )。
A、11
B、00
C、01
D、10

4、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表,判定它是( )。 C 0 0 0 0 1 1 1 1 2 1 1 0 3 1 0 1 4 1 0 0 5 0 1 1 6 0 1 0 7 0 0 1 8 0 0 0
A、加法计数器
B、减法计数器
C、移位寄存
D、二十进制计数器

5、要组成15进制计数器,只需要采用3个触发器

模块五第14讲作业

1、用二进制异步计数器从0做加法,计到十进制数14,则最少需要( )个触发器。
A、1
B、2
C、3
D、4

2、已知Q3 Q2 Q1 Q0是同步十进制计数器的触发器输出,若以Q3作进位,则其周期和脉冲宽度是( )。
A、10个CP脉冲,正脉冲宽度为1个CP周期
B、10个CP脉冲,正脉冲宽度为2个CP周期
C、10个CP脉冲,正脉冲宽度为4个CP周期
D、10个CP脉冲,正脉冲宽度为8个CP周期

3、若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正常工作时,由0000状态开始计数,则经过11个输入计数脉冲后,计数器的状态应是( )。
A、0011
B、1011
C、110l
D、1110

4、用二进制异步计数器从0做加法,计到十进制数9,则最少需要( )个触发器。
A、1
B、2
C、3
D、4

5、4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与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不同。

模块五单元测验

1、计数器如图所示,原状态为“11”,送一个C脉冲后的新状态为( )。
A、10
B、00
C、01
D、11

2、根据二极管的导通特性,图中电路能实现( )逻辑门功能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

3、写出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为最简与或式为( )
A、
B、
C、
D、

4、已知状态表,该状态表能实现的逻辑功能是( )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A、多人表决
B、判断AB是否相同
C、与门
D、或门

5、有6个信息待编码,则要求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为( )位。
A、5
B、2
C、3
D、4

6、低电平有效RS触发器,当=10是()功能
A、保持
B、置0
C、置1
D、禁用

7、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当CP=1时,=1, 为( )
A、0
B、1
C、不确定
D、都不对

8、若使JK触发器按=1工作,则JK触发器的输入端不能被设置为( )。(设初始状态Q为0)
A、J=K=1
B、J=1, K= Q
C、J= 1 ,K=0
D、J=, K=0

9、D触发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的波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判断图题所示电路能实现( )位数码的寄存
A、1
B、2
C、3
D、4

期末考试

1、1.在 图 示 电 路 中,US ,IS 均 为 正 值,其 工 作 状 态 是( )。 (a) 电 压 源 发 出 功 率 (b)电 流 源 发 出 功 率 (c)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不 发 出 功 率 (d)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都 发 出 功 率
A、a
B、b
C、c
D、d

2、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 = 2 V,IS = 2 A。A、B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AB 为 ( )。 (a) 1 V (b) -1 V (c) -2 V (d) 2V
A、a
B、b
C、c
D、d

3、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知:US = 15 V,当 IS、US 共 同 作 用 时 UAB = 12 V。那 么 当 电 流 源 IS 单 独 作 用 时,电 压 UAB 应 为 ( )。 (a) 18 V (b) 9 V (c) 6 V (d)10V
A、a
B、b
C、c
D、d

4、图 1 所 示 电 路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电 路 如 图 2 所 示,则 图 2 中 的 US 和 R0 的 值 分 别 为( )。 (a) 18 V,9 W (b) 57 V,2 W (c) 57 V ,9 W (d) (c) 18 V ,2 W
A、a
B、b
C、c
D、d

5、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 = 15 V ,A 点 的 电 位 VA 为 ( )。 (a) -10 V (b) -5 V (c) 10 V (d) 5V
A、a
B、b
C、c
D、d

6、与 电 流 相 量对 应 的 正 弦 电 流 可 写 作 i = ( )。
A、a
B、b
C、c
D、d

7、将 正 弦 电 压 u = 10 sin( 314t+30° ) V 施 加 于 感 抗 XL = 5 W 的 电 感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 ( )。
A、a
B、b
C、c
D、d

8、在 R,L,C 元 件 串 联 电 路 中,施 加 正 弦 电 压 u,当 XC>XL时,电 压 u与 i 的 相 位 关 系 应 是 u( )。 (a) 超 前 于 i (b) 滞 后 于 i (c) 与 i 反 相 (d) 与 i 同 相
A、a
B、b
C、c
D、d

9、用 幅 值 ( 最 大 值 ) 相 量 表 示 正 弦 电 压 u = 537sin(wt-90° ) V 时,可 写 作( )。
A、a
B、b
C、c
D、d

10、某 感 性 负 载 用 并 联 电 容 器 法 提 高 电 路 的 功 率 因 数 后,该 负 载 的 无 功 功 率 Q 将 ( )。 (a) 保 持 不 变 (b) 减 小 (c) 增 大 (d) 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11、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转 子 电 流 是 由 ( ) 产生的。 (a) 转 子 导 条 切 割 定 子 磁 场 (b) 转 子 导 条 切 割 旋 转 磁 场 (c) 转 子 导 条 切 割 转 子 磁 场 (d)定 子 导 条 切 割 旋 转 磁 场
A、a
B、b
C、c
D、d

12、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额 定 负 载 下 欠 压 运 行,其 定 子 电 流 将 ( )。 (a) 小 于 额 定 电 流 (b) 大 于 额 定 电 流 (c) 等 于 额 定 电 流 (d)无法判断
A、a
B、b
C、c
D、d

13、分 析 图 示 控 制 电 路,当 接 通 电 源 后 其 控 制 作 用 正 确 的 是( )。 (a) 按 SB2 ,接 触 器 KM 通 电 动 作;按 SB1 ,KM 断 电 恢 复 常 态。 (b) 按 着 SB2 ,KM 通 电 动 作,松 开 SB2 ,KM 即 断 电。 (c) 按 SB2,KM 通 电 动 作,按 SB1 ,不 能 使 KM 断 电 恢 复 常 态,除 非 切 断 电 源。 (d)按 SB1 ,接 触 器 KM 通 电 动 作。
A、a
B、b
C、c
D、d

14、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的理想元件,电阻电位uA=-2 V,uB=0 V,则电位uF等于( )。 (a) -2 V (b) 0 V (c) 12 V (d) 14V
A、a
B、b
C、c
D、d

15、图中已标出晶体管各电极的电位,判断处于饱和状态的晶体管是( )。
A、a
B、b
C、c
D、d

16、如图所示,能使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是( )。
A、a
B、b
C、c
D、d

17、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双向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6 V,设稳压管正向压降为零,当输入电压ui=2sinωtV时,输出电压uO应为( )。 (a) 幅值为±12V的方波 (b) 幅值为±6V的方波 (c) 幅值为±12V的正弦波 (d) 幅值为±6V的正弦波
A、a
B、b
C、c
D、d

18、化简表达式结果为( )。
A、a
B、b
C、c
D、d

19、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当Y为( )。 (a)0 (b)1 (c)不确定 (d)逻辑变量B
A、a
B、b
C、c
D、d

20、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其中D的波形已知,根据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特点,画出Q1、K、Q2的波形,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1、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由50Hz交流电供电,其额定转速为960r/min,则在额定转速时,其转子上感应出的电动势的频率为
A、1Hz
B、2Hz
C、4Hz
D、40Hz

22、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作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应该工作在( )状态
A、闭环负反馈
B、仅开环
C、仅闭环正反馈
D、开环或闭环正反馈

23、电压比较器电路如图a所示,则当输入电压uI的波形如图b所示时,灯泡HL的亮暗状态为( )
A、亮1s,暗2s,再亮1s
B、暗1s,亮2s,再暗1s
C、亮1s,暗1s,再亮2s
D、暗1s,亮1s,再暗2s

24、能够使如图所示的硅型NPN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位关系为( )
A、VC=6V, VB=4V ,VE=3.8V
B、VC=6V, VB=2V ,VE=1.3V
C、VC=3.6V, VB=4V ,VE=3.3V
D、VC=6.2V, VB=6V ,VE=5.8V

25、如图所示电路中,触发器的原始状态为Q1Q0=01,则下一个CP作用后,Q1Q0为( )
A、00
B、01
C、10
D、11

26、如图所示电路中,触发器的原始状态为Q1Q0=00,则下一个CP作用后,Q1Q0为( )
A、00
B、01
C、10
D、11

期中考试

2020-2021(2)电工电子学期中考试

1、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相量本质上是表示正弦量的复数,但是相量表达式不等于正弦量表达式
B、对于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相量=电压的相量×电流的相量
C、只有相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使用相量法进行计算
D、阻抗不可以用相量进行表示

2、将 正 弦 电 压 u = 10 sin( 314t+60° ) V ,施 加 于 感抗XL = 1 W电感与1W电阻串联的电路上,则 电路的 电 流 i = ( )
A、5sin( 314t+15° )
B、5sin( 314t+45° )
C、7.07sin( 314t+15° )
D、7.07sin( 314t-30° )
E、5sin( 314t-30° )

3、以下关于供电电路采用无功补偿提 高 功 率 因 数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无功补偿的目的是减少用电设备消耗的有功功率
B、无功补偿的目的是减 少用电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
C、无功补偿的目的是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电流
D、无功补偿可以采用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式

4、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XL=XC=R=2W,电流表A1的读数=3A,则电流表A2的读数为( )A
A、3A
B、6A
C、
D、0

5、图示电路中,U=220V, S闭合时,电阻R上的电压UR=80V,电路消耗的有功P=320W,则感抗XL为( ):
A、XL=35W
B、XL=51.2W
C、XL=20W
D、XL=50W

6、某感性负载,接在380V,50Hz的电源上,其有功功率P=20kW,功率因数 若要将功率因数提高为0.9,则需要并联的电容值为:( )
A、372uF
B、186uf
C、744uF
D、168uF

7、某三相电动机,每相负载的电阻为4W,感抗为3W,额定相电压为220V,接于线电压为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试问该负载应采用什么联接方式?电机的总有功功率是多少?
A、Y型接法,P=17.4kW
B、Y型接法,P=23.2kW
C、Y型接法,P=40.1kW
D、三角型接法,P=23.2kW
E、三角型接法,P=40.1kW
F、三角型接法,P=17.4kW

8、交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通常用其( )来表示。
A、最大值
B、有效值
C、峰峰值
D、平均值

9、将 正 弦 电 压 u = 10 sin( 314t+30° ) V 施 加 于 感 抗 = 5 W 的 电 感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 ( )。
A、50sin( 314t+90°) A
B、2sin( 314t+60°) A
C、2 sin( 314t-60° ) A
D、50sin( 314t-90°) A

10、某感性器件的阻抗=10 W,电阻R=6 W,其感抗XL为 ( )。
A、16 W
B、8 W
C、4 W
D、2 W

11、在 纯 电 容 负 载 作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电 路 中,各 相 XC = 38 W,电 源 线 电 压 为380 V,则 三 相 负 载 的 无 功 功 率 是 ( )。
A、11.4 kVar
B、3.8kVar
C、6.58 kVar
D、8.5 kVar

12、已 知 某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路 的 线 电 压 ,则相电压为 ( )。
A、
B、
C、
D、

13、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旋 转 方 向 决 定 于( ) 。
A、电 源 电 压 大 小
B、定 子 电 流 的 相 序
C、电 源 频 率 高 低
D、转 子 电 流 的 相 序

14、一台50Hz的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额定转速为1450r/min,其额定 转 差 率( ) 。
A、0.97%
B、3.45%
C、3.33%
D、3.67%

15、三 相 鼠 笼 式 电 动 机 转 子 电 路 的 频 率f2 与 转 差 率 s 的 关 系 是( ) 。
A、f2 正比于s
B、f2 正比于1/s
C、f2 与s无关
D、f2 正比于s平方

16、绕 线 式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如 将 转 子 电 阻 加 大,机械负 载 不 变,电 动 机 的 转 速 将 (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端电压降低到额定值的80% 时,其起动转矩将( )。
A、不 变
B、减 小 到 额 定 值 的 81%
C、减 小 到 额 定 值 的 64%
D、减 小 到 额 定 值 的 80%

18、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在 额 定 转 速 下 运 行 时,其 转 差 率( ) 。
A、接近1
B、接近0
C、等于1
D、等于0

1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在空载时约为( )。
A、0.2—0.3
B、0.4—0.6
C、0.7—0.9
D、0.9-1.0

20、图 示 的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控 制 电 路 接 通 电 源 后 的 控 制 作 用 是( )。
A、按 下 SB2,电 动 机 不 能 运 转
B、按 下 SB2 ,电 动 机 点 动
C、按 动 SB2 ,电 动 机 起 动 连 续 运 转;按 动 SB1 ,电 动 机 停 转
D、按 动 SB2 ,电 动 机 点 动;按 动 SB1 ,电 动 机 停 转

21、在图示控制电路中,SB 是 按 钮,KM是接触器。若 按 动 SB2 ,则( )。
A、接 触 器 KM2 通 电 动 作 后 KM1 跟 着 动 作
B、只 有 接 触 器 KM2 通 电 动 作
C、只 有 接 触 器 KM1 通 电 动 作
D、接 触 器 KM1、KM2 同 时 通 电 动 作

22、图 示 的 控 制 电 路 中,具 有 ( ) 保 护 功 能
A、短 路 和 过 载
B、过 载 和 欠(零 )压
C、短 路 和欠(零 ) 压
D、短 路,过 载 和 欠(零 ) 压

23、图 示 的 控 制 电 路 中,具 有 ( ) 等 保 护 功 能
A、过 载 和(欠) 零 压
B、限 位 和 过 载
C、限 位 和(欠) 零 压
D、短 路 和 过 载

24、在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正 反 转 控 制 电 路 中,正 转 接 触 器 与 反 转 接 触 器 间 的 互 锁 环 节 功 能 是( )
A、防 止 电 动 机 同 时 正 转 和 反 转
B、实 现 电 动 机 过 载 保 护
C、防 止 误 操 作 时 电 源 短 路
D、实 现 电 动 机 零 压 保 护

25、在 三 相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正 反 转 控 制 电 路 中,正 转 接 触 器 KM1 和 反 转 接 触 器 KM2 之 间 的 互 锁 作 用 是 由 ( ) 连 接 方 法 实 现 的
A、K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断 触 点 并 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的 动 断 触 点 并 联
B、KM1 的线圈与KM2 的动合触点串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动 合 触 点 串 联
C、K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合 触 点 并 联,KM2 的 线 圈 与 KM1 的 动 合 触 点 并 联
D、M1 的 线 圈 与KM2 的 动 断 辅 助 触 点 串 联,KM2 的 线 圈

学习通电工电子学(韦善革)

韦善革的电工电子学教材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力系统、电机、变电站、输配电设备、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磁场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深入了解电力工程的相关知识,从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讲解详细、透彻,同时注重实践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通过学习教材,可以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变电站的构成和作用、电机的分类及原理、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习韦善革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通电工电子学(韦善革)

韦善革的电工电子学教材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力系统、电机、变电站、输配电设备、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磁场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深入了解电力工程的相关知识,从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讲解详细、透彻,同时注重实践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通过学习教材,可以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变电站的构成和作用、电机的分类及原理、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习韦善革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