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1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环境微生物学_9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14 min read

超星环境微生物学_9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绪论

绪论1微生物的超星定义和微生物学发展史随堂测验

1、细菌学的环境后作奠基人是( )。
A、微生物学Louis 课后Pasteur
B、Robert Koch
C、答案van Dyck
D、学习van Leeuwenhoek

2、通课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业答
A、超星驳斥自然发生说
B、环境后作证明微生物致病
C、微生物学认识到微生物的课后化学结构
D、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3、答案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学习由于( )。
A、通课证实病原菌学说
B、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
C、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
D、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

4、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 )。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van Dyck
D、van Leeuwenhoek

5、( )首次制成了狂犬疫苗。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van Dyck
D、van Leeuwenhoek

6、病毒学的创始人是(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凡诺夫斯基
D、李斯特

7、( )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A、巴斯德
B、约根生
C、弗莱明
D、柯赫

8、所有的微生物都是肉眼不可见的。

9、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10、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青霉素是在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发展期)发现的。

绪论2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及环境微生物学概述随堂测验

1、微生物和其他各界生物有的特征是都有细胞器。

2、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都属于原核生物界。

3、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4、蘑菇、霉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原生动物界。

5、古菌也是细菌的一种。

6、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7、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

8、微生物的属名用打丁字名词表示,用以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9、完整的微生物命名包括 。

10、伍斯(Woese)三域系统的分类依据是 。

第一章 病毒

1.1病毒的特征和分类、病毒的形态和结构随堂测验

1、病毒的直径通常为( )。
A、10nm
B、100nm左右
C、300nm
D、10-300nm

2、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3、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 )的病毒。
A、蛋白质
B、RNA
C、DNA
D、DNA和RNA

4、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5、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6、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7、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 )的寄生物。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放线菌

8、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9、朊病毒只含蛋白质, 不含核酸。

10、拟病毒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复制。

1.2病毒的繁殖、测定和培养及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随堂测验

1、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
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
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

4、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
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
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
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

5、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A、细胞溶解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以上均可

6、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7、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8、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9、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10、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绪论》《病毒》单元测验

1、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林奈
C、巴斯德
D、柯赫

2、以下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
A、蓝细菌
B、支原体
C、酵母菌
D、古菌

3、沃斯(Woese)根据( )提出了三域分类学说。
A、16SrRNA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
B、细胞结构
C、营养方式
D、代谢方式

4、最先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列文虎克

5、昆虫病毒主要靠( )感染。
A、接触
B、口器
C、伤口
D、以上全部都是

6、病毒缺乏( )。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蛋白质
D、核酸

7、溶原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
A、抗性
B、免疫性
C、再次溶原性
D、裂解

8、噬真菌体是侵染( )的病毒。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D、细菌

9、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
A、土壤
B、活细胞
C、空气
D、水

10、引起”疯牛病“的感染因子是( )。
A、类病毒
B、拟病毒
C、朊病毒
D、噬菌体

11、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
A、二分裂
B、芽殖
C、多分裂
D、复制

12、一种病毒粒子含有的核酸为( )。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1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使人或家禽患病
B、对植物也有危害
C、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D、能用来制作禽流感疫苗

14、只含有单一核酸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15、类病毒是含有( )的病毒。
A、侵染性的RNA
B、侵染性的蛋白质
C、不具侵染性的DNA或RNA
D、不具侵染性的蛋白质

16、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 )。
A、阻止病毒吸附
B、抑制病毒的释放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D、直接灭活病毒

17、T系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构型是( )。
A、螺旋对称型
B、复合对称型
C、立体对称型
D、以上三种构型都有。

18、紫外辐射灭活病毒的部位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脂质被膜

19、科普兰提出的四界分类系统包括( )。
A、动物界
B、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
D、病毒界

20、沃斯(Woese)提出的三域分类系统包括( )。
A、细菌域
B、真核生物域
C、古菌域
D、病毒域

21、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的贡献包括( )。
A、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B、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C、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D、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22、下列属于动物病毒的是( )。
A、SARS病毒
B、艾滋病病毒
C、腺病毒
D、禽流感病毒

23、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作用包括( )。
A、保护核酸
B、具有抗原性
C、吸附易感细胞
D、与病毒增殖有关

24、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多糖

25、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 )。
A、吸附
B、侵入
C、裂解
D、复制

26、干扰素的种类有( )。
A、α干扰素
B、β干扰素
C、ε干扰素
D、γ干扰素

27、毒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 )。
A、潜伏期
B、裂解期
C、平稳期
D、衰亡期

28、以下选项中可以直接灭活病毒的为( )。
A、紫外光
B、可见光
C、X射线
D、干扰素

29、体外灭活病毒的化学物质有( )。
A、酚
B、亚硝酸
C、甲醛
D、低渗透缓冲液

30、脊椎动物病毒的培养基有( )。
A、人胚组织细胞
B、人肿瘤细胞
C、动物组织细胞
D、鸡鸭胚细胞

31、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包括病毒界。

32、巴斯德首先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33、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34、溶原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35、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36、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37、(+)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38、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39、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40、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41、细菌的溶原性是可以遗传的。

42、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43、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

44、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只合成一次mRNA。

45、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高。

46、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小的超微小生物。

47、根据林奈的双名法,微生物的名称由 和 组成。

48、病毒蛋白质衣壳的结构类型有______ 、______ 和复合对称型。

49、病毒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和______,类病毒只含有_______,朊病毒只含有______。

50、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溶原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裂解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原细胞中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缘故。

52、温和噬菌体能以______ 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 细胞。

53、比病毒更小的感染因子包括 、 和朊病毒。

54、噬菌体专性宿主为 ,噬藻体专性宿主为 。

55、痘病毒的化学组成中,除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有 和 。

56、浮游球衣菌的名称是 Sphaerotilus natans,其中Sphaerotilus是 ,natans是 。

《绪论》《病毒》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 (1)类病毒 (2)温和噬菌体 (3)毒性噬菌体 (4)溶原细胞 (5)双层培养法 (6)噬菌斑 (7)效价 (8)一步生长曲线

2、试述毒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3、简述溶原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4、简述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5、解释Eshcherichia coli K12(λ)中各词的含义。

6、试述类病毒的主要特点。

7、简述毒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各个时期。

8、破坏病毒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破坏病毒的?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2.1细菌的形态和大小随堂测验

1、以下细菌中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胀的有( )。
A、浮游球衣菌
B、贝日阿托氏菌
C、微丝菌
D、发硫菌

2、细菌都是肉眼不可见的。

3、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 、 、 、 。

第二章单元测验

1、产甲烷菌的细胞壁含( )。
A、肽聚糖
B、假肽聚糖
C、复杂聚多糖
D、果胶

2、具有菌丝体的原核微生物是( )。
A、放线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螺旋体

3、细菌细胞结构中和有性生殖有关的是( )。
A、荚膜
B、鞭毛
C、芽孢
D、菌毛

4、不同种类的细菌,革兰氏染色后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主要是由于( )结构不同。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荚膜

5、细菌的鞭毛着生于( )。
A、细胞壁
B、细胞质膜
C、荚膜
D、细胞核

6、下列微生物中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是( )。
A、霍乱弧菌
B、枯草芽孢杆菌
C、伤寒沙门菌
D、大肠杆菌

7、细菌芽孢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
A、聚–?-羟基丁酸
B、2,6-吡啶二羧酸
C、氨基酸
D、胞壁酸

8、原核微生物细胞中特有的碳源贮藏颗粒是( )。
A、肝糖粒
B、异染粒
C、淀粉粒
D、聚β- 羟基丁酸

9、下列原核微生物中没有细胞壁的是( )。
A、立克次氏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

10、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 )。
A、脂多糖
B、脂蛋白
C、磷壁酸
D、核蛋白

11、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
A、磷壁酸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12、关于细菌的芽孢,描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繁殖方式
B、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一种运动器官
D、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13、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 )。
A、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14、蓝细菌细胞中进行固氮的部位是 ( )。
A、类囊体
B、羧酶体
C、藻胆蛋白
D、异形胞

15、关于细菌的细胞核,描述正确的是( )。
A、裸露的DNA分子
B、D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D、裸露的RNA分子

16、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
A、细胞质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质粒

17、蓝细菌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羧酶体
B、类囊体
C、异形胞
D、质粒

18、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是( )。
A、pH2-3
B、pH3-4
C、pH4-5
D、pH5-6

19、细菌细胞结构中与其抗原性有关的是( )。
A、鞭毛
B、荚膜
C、芽孢
D、液泡

20、能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细菌包括( )。
A、贝日阿托氏菌
B、亮发菌
C、辨硫菌
D、发硫菌

21、下列细菌细胞结构中不易染色的有( )。
A、荚膜
B、衣鞘
C、芽孢
D、细胞壁

22、下列细菌细胞结构中具有生物吸附作用的是( )。
A、荚膜
B、黏液层
C、菌胶团
D、鞭毛

23、以下微生物中属于古菌的是( )。
A、大肠杆菌
B、产甲烷菌
C、极端嗜盐菌
D、蓝细菌

24、与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有关的机制包括( )。
A、细菌的等电点
B、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C、细菌内含颗粒
D、RNA-Mg2+盐

25、细菌内含颗粒中碳源贮藏颗粒包括( )。
A、聚β-羟基丁酸
B、异染粒
C、肝糖粒
D、淀粉粒

26、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 )。
A、保护原生质体受渗透压引起破裂
B、维持细菌细胞形态
C、阻拦大分子物质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周质
D、鞭毛基本着生点

27、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 )。
A、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
B、合成细胞壁和荚膜成分的基地
C、参与呼吸作用和细胞分裂
D、细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28、与细菌细胞壁有关的是( )。
A、细菌的抗原性
B、细菌的致病性
C、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D、细菌的呼吸作用

29、放线菌的菌丝包括( )。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菌毛

30、古菌细胞壁中不含有( )。
A、二氨基庚二酸
B、胞壁酸
C、酸性杂多糖
D、肽聚糖

31、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32、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33、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34、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生物。

35、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胞质染色,而不是细胞壁染色。

36、细菌培养液的pH若高于其等电点,则细菌带正电荷。

37、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38、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没有细胞壁。

39、蓝细菌中的异形胞和光合作用有关。

40、胞囊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41、古菌的细胞膜包括单层膜和双层膜。

4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脂肪含量比革兰氏阴性菌低。

43、通常一种细菌只含有一种或两种内含颗粒。

44、荚膜多出现在新生细菌外围。

45、细菌芽孢在合适的环境中可恢复成普通的细胞结构。

4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丝状、 。

4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是 ,它从外到内依次由 、 、 三部分构成。

48、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细菌芽孢中含有的特殊成分是 ,革兰氏阳性古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或 。

49、与细菌相比,古菌细胞壁中不含有 、 、 。

50、放线菌个体为 ,根据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可以分为 、 、 。

51、革兰氏染色是 (简单或复合)染色,染色后不被乙醇脱色则决定于 的性质。G-细菌染色后呈 ,而G+细菌染色后呈 。

52、蓝细菌细胞中含有的光合作用色素有 、 、 。

53、产甲烷菌的细胞封套包括 、 、 、 。

54、藻青素颗粒是 特有的细胞质内含物,它是 的贮存体。

第二章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40分) (1)气生菌丝 (2)菌苔 (3)芽孢 (4)荚膜 (5)周质空间 (6)异形胞 (7)菌胶团 (8)鞭毛 (9)内含颗粒 (10)孢子丝

2、简述古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差异。

3、简述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机制。

5、芽孢为什么对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6、简述细菌悬液的稳定性及在水处理工艺中的意义。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不含色素的眼虫营( )。
A、全动性营养
B、植物性营养
C、腐生性营养
D、以上全都是

2、原生动物的收集管是执行( )功能的细胞器。
A、摄食
B、营养
C、消化
D、排泄

3、当环境条件变坏时,原生动物会形成( )。
A、荚膜
B、芽孢
C、菌胶团
D、胞囊

4、肉足虫的伪足是由( )形成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肌丝

5、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鞭毛虫在活性污泥培养( )大量出现。
A、初期
B、中期
C、成熟期
D、以上全都是

6、以下不属于钟虫的变态特征的是( )。
A、虫体前端闭锁
B、虫体缩短
C、虫体伸长
D、尾柄脱落

7、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在钟虫之后出现的微生物是( )。
A、眼虫
B、变形虫
C、草履虫
D、轮虫

8、纤毛虫的营养方式为( )。
A、全动性营养
B、植物性营养
C、腐生性营养
D、寄生性营养

9、固着型纤毛虫中属于个体生活的是( )。
A、草履虫
B、累枝虫
C、喇叭虫
D、盖纤虫

10、大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
A、纤维素
B、几丁质
C、肽聚糖
D、葡萄糖和甘露聚糖

11、以下藻类中不具细胞壁的是( )。
A、蓝藻
B、绿藻
C、硅藻
D、裸藻

12、下列藻类中具有顶细胞的是( )。
A、轮藻
B、绿藻
C、黄藻
D、硅藻

13、赤潮通常是指由( )所造成的水华。
A、金藻
B、裸藻
C、绿藻
D、甲藻

14、海带属于( )。
A、金藻
B、红藻
C、褐藻
D、黄藻

15、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 )。
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葡聚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16、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 )。
A、毛霉
B、根霉
C、青霉
D、曲霉

17、啤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方式是 ( )。
A、分生孢子繁殖
B、芽殖
C、假菌丝繁殖
D、子囊孢子繁殖

18、根霉的无性繁殖孢子是( )。
A、游动孢子
B、孢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厚垣孢子

19、( )大量出现时,说明水处理效果差。
A、草履虫
B、变形虫
C、钟虫
D、滴虫

20、群体型生活的固着型纤毛虫有( )。
A、独缩虫
B、盖纤虫
C、累枝虫
D、钟虫

21、酵母菌在真菌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 )。
A、接合菌纲
B、担子菌纲
C、子囊菌纲
D、半知菌纲

22、真菌的有性繁殖孢子包括( )。
A、卵孢子
B、接合孢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23、真菌的无性繁殖孢子包括( )。
A、游动孢子
B、子囊孢子
C、孢囊孢子
D、担孢子

24、酵母菌的细胞壁组分与细菌不同的是( )。
A、葡聚糖
B、甘露聚糖
C、蛋白质
D、脂质

25、氧化型酵母可用于( )。
A、石油脱蜡
B、酿酒
C、处理含油废水
D、处理含酚废水

26、发酵型酵母可用于( )。
A、做面包
B、做馒头
C、酿酒
D、处理含酚废水

27、霉菌的菌丝体分为( )。
A、营养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菌毛

28、霉菌细胞壁含有的成分包括( )。
A、肽聚糖
B、葡聚糖
C、几丁质
D、纤维素

29、尾柄中有肌丝的纤毛虫包括( )。
A、钟虫
B、聚缩虫
C、累枝虫
D、独缩虫

30、霉菌的菌落特征包括( )。
A、呈现不同颜色
B、菌落疏松
C、菌落致密
D、与培养基结合不紧

31、原生动物是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32、粗袋鞭毛虫在污水处理效果差时大量出现。

33、肉足虫都没有固定形态。

34、纤毛虫的营养为全动性营养。

35、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β-中污带生活。

36、绿眼虫在有机物浓度增加和环境条件改变时改营腐生性营养。

37、钟虫在不良环境中运动前进方向由向后运动改为向前运动。

38、在污染水体中水蚤颜色比在清水中的红些。

39、藻类都是真核微生物。

40、酵母菌是多细胞真菌。

41、水体中溶氧不足时原生动物形成胞囊。

42、线虫是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43、霉菌可借助菌丝片段繁殖。

44、霉菌的营养菌丝包括单细胞营养菌和多细胞营养菌丝。

45、酵母菌的有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46、根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和其他特点,可将原生动物分为四个纲,即 、 、 、和 。

47、纤毛虫根据运动情况可分为 、 、 、 四种。

48、真菌的有性孢子种类有 、 、 、 。

49、水体中含氧量低,水蚤的血红素含量 ,水体中含氧量高,水蚤的血红素含量 。

50、游泳型纤毛虫多数在 和 中生活。

51、在常见霉菌中, 分解淀粉能力较强, 对氰化物的分解能力强。

52、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 和 。

53、在污染源下游,根据不同河段所出现的生物种的变化,可将河流依次划分为 、 、 、 。

54、根据呼吸类型,酵母菌可分为 和 两类。

第三章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 (1)真核微生物 (2)植物性营养 (3)腐生性营养 (4)伪足 (5)胞囊 (6)真菌 (7)霉菌 (8)芽殖

2、简述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3、藻类的分类依据?它可分为几个门?

4、简述祼藻的细胞结构特征。

5、简述个体型固着型纤毛虫的特征。

6、常见的浮游甲壳动物有哪些?如何利用浮游甲壳类动物判断水体清洁程度?

7、简述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培养特征。

8、原生动物的胞囊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它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9、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第四章单元测验

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因子的是(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NaCl
D、叶酸

2、在米氏方程中Km的含义是( )。
A、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的酶浓度
B、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酶浓度
C、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的底物浓度
D、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3、硝化细菌属于( )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4、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 )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磷酸化
D、其他方式

5、好氧呼吸的电子受体是( )。
A、硝酸盐
B、硫酸盐
C、氧
D、碳酸盐

6、土壤微生物混合群体要求的碳氮比为( )。
A、10:1
B、15:1
C、20:1
D、25:1

7、核糖核酸酶属于( )。
A、全酶
B、单成分酶
C、辅酶
D、辅基

8、与底物结构类似的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这种作用称为( )。
A、非竞争性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反竞争性抑制
D、不可逆抑制

9、促进扩散( )渗透酶参与,( )能量。
A、需要,消耗
B、需要,不消耗
C、不需要,消耗
D、不需要,不消耗

10、水通过( )方式进行微生物细胞。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11、下列可作为有机营养微生物碳源的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碳酸盐
D、乙醇

12、在含有下列物质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首先利用的碳源是(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半乳糖
D、淀粉

13、1mol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可净得( )mol ATP。
A、2
B、4
C、6
D、10

14、1mol的葡萄糖经过完全氧化共可产生( )mol ATP。
A、30
B、32
C、38
D、40

15、乙醇发酵生成ATP的方式是( )。
A、底物水平磷酸化
B、氧化磷酸化
C、光合磷酸化
D、其它方式

16、卡尔文循环中还原反应的产物是( )。
A、3-磷酸甘油酸
B、1,3-二磷酸甘油酸
C、3-磷酸甘油醛
D、5-磷酸核酮糖

17、以下描述不符合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是( )。
A、电子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
B、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有两个光合系统
D、同时生成ATP和O2

18、以下不属于细菌光合作用供氢体的是( )。
A、水
B、氨
C、硫化氢
D、脂肪酸

19、酶蛋白的三级结构靠( )维持其稳定性。
A、氢键
B、盐键
C、范德华力
D、疏水键

20、酶蛋白的四级结构靠( )维持其稳定性。
A、氢键
B、盐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力

21、酶蛋白的二级结构包括( )。
A、α-螺旋
B、β-折叠
C、β-转角
D、无规则卷曲

22、影响酶活力的因素包括( )。
A、温度
B、pH
C、激活剂
D、抑制剂

23、在微生物细胞膜运输物质的方式中,( )均需要载体蛋白。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24、在微生物细胞膜运输物质的方式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25、以下微生物属于光能自养微生物的是( )。
A、绿硫细菌
B、蓝藻
C、硫细菌
D、铁细菌

26、广义的生长因子包括( )。
A、维生素
B、碱基
C、嘌呤
D、烟酸

27、以下培养基中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
A、远藤氏培养基
B、乳糖发酵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淀粉培养基

28、能通过单纯扩散进入微生物细胞的物质包括( )。
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二氧化碳

29、可作为无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的是( )。
A、硝酸盐
B、硫酸盐
C、二氧化碳
D、延胡索酸

30、环式光合磷酸化的特点包括( )。
A、产ATP与还原力[H]分别进行
B、还原力来自H2S等供氢体
C、产生O2
D、不产生O2

31、全酶中的金属离子除传递电子外还起着激活剂的作用。

32、酶蛋白的结构中除活性中心外的其他部位与酶的催化作用无关。

33、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与抑制剂结合的抑制作用称为反竞争性抑制。

34、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不具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5、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的碳氮磷比是BOD5:N:P=100:6:1。

36、所有的微生物都能以葡萄糖作碳源。

37、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

38、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产生30个ATP,大部分来自糖酵解。

39、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可以是有机物。

40、环式光合磷酸化不产生氧气。

4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都是自养菌。

42、蓝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3、污水处理系统中大多数微生物的属于异养微生物。

44、促进扩散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营养物质。

45、糠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的磷酸化。

46、酶的底物专一性分为 和 两种类型。

47、微生物要求的营养物质有水、 、 、 、 。

48、营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 、 、 、 。

49、根据对氮源要求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 、 、 、 。

50、乙醇发酵的最终电子受体是 ,产ATP方式是 。

51、细菌光合作用的供氢体包括 、 、 。

52、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 。

53、根据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可分为 、 、 、 四类。

54、通过糖酵解途径,1mol葡萄糖可产生 mol丙酮酸、 molNADH+H+和 molATP。

第四章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 (1)酶的三级结构 (2)酶的活性中心 (3)竞争性抑制 (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5)生长因子 (6) 加富培养基 (7)主动运输 (8)发酵 (9)光合磷酸化 (10)内源性呼吸

2、有一种大肠杆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葡萄糖 0.5g,K2HPO4 1g,MgSO4 0.2g, NaCl 5g,NH4H2PO4 0.4g,水1000mL,请说明该培养基中各成分的作用。

3、无氧呼吸的定义和特点。

4、简述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5、简述发光细菌的发光的机制及其应用。

6、比较藻类光合作用和细菌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7、简述好氧呼吸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第五章单元测验

1、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 )细菌总数达到最大值。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2、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法处理污水是利用微生物的哪个生长阶段( )。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3、可生化性差的污(废)水可利用( )期的微生物处理。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4、嗜中温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
A、20~40℃
B、25~40℃
C、35~40℃
D、50~60℃

5、好氧活性污泥法中Eh一般在( )。
A、+300~+400mV
B、+200~+600mV
C、-200~-250mV
D、-300~-400mV

6、在( )溶液中微生物细胞发生膨胀甚至破裂。
A、等渗
B、高渗透压
C、低渗透压
D、以上全不是

7、争光霉素的抑菌作用机制是( )。
A、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B、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C、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D、干扰核酸的合成

8、细菌的保藏温度是( )。
A、0℃以下
B、0~4℃
C、4~6℃
D、以上都不是

9、多黏芽孢杆菌产生多黏菌素杀死革兰氏阴性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 )。
A、竞争关系
B、非特异性偏害
C、特异性偏害
D、捕食关系

10、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原始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偏害关系
D、共生关系

11、专性厌氧产甲烷菌适宜的Eh是( )。
A、-100~+100 mV
B、-100~-200 mV
C、-200~-250 mV
D、-300~-400 mV

12、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 )的平均世代时间最短。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13、接种( )的细菌停滞期最短。
A、静止期
B、衰亡期
C、对数期
D、受损细胞

14、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机制是( )。
A、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质膜
C、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D、干扰核酸的合成

15、在细菌生长繁殖的静止期,出生率( )死亡率。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三个都是

16、以下哪个浓度的乙醇杀菌力最强?( )
A、30~40%
B、50~60%
C、70~80%
D、无水乙醇

17、以下不属于高渗透溶液的是( )。
A、高含盐废水
B、60~80%的糖溶液
C、海水
D、生理盐水

18、采用延时曝气法处理废水利用的是处于( )的细菌。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19、影响细菌停滞期长短的因素包括( )。
A、细菌种类
B、接种量
C、接种群体菌龄
D、营养条件

20、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 )可产生芽孢。
A、停滞期
B、对数期
C、静止期
D、衰亡期

21、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可用于( )处理(污)废水。
A、常规活性污泥法
B、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C、生物吸附法
D、延时曝气法

22、可用于测定细菌活菌数的方法包括( )。
A、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B、薄膜过滤计数法
C、稀释平板计数法
D、稀释液体计数法

23、测定细胞质量的方法有( )。
A、测细胞干重法
B、比浊计数法
C、测细胞含氮量法
D、测DNA含量法

24、好氧微生物体内具有( )可分解在利用氧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自身中毒。
A、过氧化氢酶
B、过氧化物酶
C、超氧化物歧化酶
D、水解酶

25、以下属于微量好氧微生物的是( )。
A、发硫菌
B、浮游球衣菌
C、产甲烷菌
D、草履虫

26、超声波的杀菌机制包括( )。
A、“振荡”效应
B、“沉淀”效应
C、“气锤”效应
D、“风箱”效应

27、菌种的保藏方法包括( )。
A、定期移植法
B、干燥法
C、隔绝空气法
D、蒸馏水悬浮法

28、以下各组微生物中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C、袋状草履虫和小球藻
D、厌氧活性污泥中的S菌株与布氏甲烷杆菌

29、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营养成分不同,微生物的代时不同。

30、世代时间短的细菌其停滞期也短。

31、用延时曝气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采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32、计数器直接计数细菌无法区分死菌与活菌。

33、细菌菌体蛋白质含水量越高,高温杀菌效果越好。

34、纯乙醇杀菌效果最好。

35、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杀菌效果好于革兰氏阳性菌。

36、兼性厌氧微生物既有脱氢酶也有氧化酶。

37、在低渗溶液中微生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38、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腐败细菌生长属于特异性偏害。

39、细菌的生长繁殖可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时期。

40、大多数细菌生长的最适pH是______,放线菌生长的最适pH是 ______,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是______,好氧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pH一般维持在______为宜。

41、原生动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是________,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是______,多数藻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嗜冷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

42、根据微生物与分子氧的关系,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原始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4、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根据投食方式,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紫外辐射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是由于微生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对紫外辐射有特别强的吸收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 (1)繁殖 (2)分批培养 (3)恒浊连续培养 (4)恒化连续培养 (5)世代时间 (6)专性好氧微生物 (7)渗透压 (8)抗生素 (9)竞争 (10)原始合作

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

3、说明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的原因。

4、为什么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要使pH保持在6.5以上?

5、简述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6、简述稀释平板计数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7、简述嗜冷微生物能在低温条件生长的原因。

8、简述氧化塘中细菌和藻类的原始合作关系。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六章单元测验

1、1952年赫西和蔡斯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 )是遗传物质。
A、蛋白质
B、多糖
C、DNA
D、RNA

2、DNA双螺旋结构中,和胞嘧啶配对的碱基为( )
A、腺嘌呤
B、胸腺嘧啶
C、鸟嘌呤
D、胞嘧啶

3、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CACCATCAT?( )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4、在大肠杆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 )水平上。
A、转化
B、转导
C、转录
D、翻译

5、以下对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皆为含氮碱基
B、两者不能互补配对
C、两者皆可在RNA中发现
D、两者皆可在DNA中发现

6、在转导作用中起媒介作用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烈性噬菌体
D、温和噬菌体

7、RNA碱基组成中与DNA不同的是( )。
A、腺嘌呤
B、鸟嘌呤
C、胞嘧啶
D、尿嘧啶

8、通过双亲细胞的融合,使整套染色体的基因重组,这种基因重组方式称为( )。
A、转化
B、转导
C、转录
D、杂交

9、DNA分子中每一碱基对与其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 )。
A、3.4nm
B、0.34nm
C、2nm
D、0.2nm

10、RNA中能抑制翻译蛋白质的是( )。
A、mRNA
B、tRNA
C、rRNA
D、反义RNA

11、DNA的化学组成包括( )。
A、脱氧核糖
B、碱基
C、磷酸
D、脂肪酸

12、可使DNA变性的因素包括( )。
A、加热
B、提高pH
C、尿素
D、甲硫胺

13、基因按功能可分为( )。
A、结构基因
B、调节基因
C、操纵区
D、显性基因

14、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的转录需要( )参与。
A、ATP
B、GTP
C、CTP
D、UTP

15、参与真核微生物DNA转录过程位于核基质的聚合酶包括( )。
A、RNA酶Ⅰ
B、RNA酶Ⅱ
C、RNA酶Ⅲ
D、RNA酶Ⅳ

16、真核微生物转录后的加工包括( )。
A、加帽
B、加尾
C、剪接
D、以上都不是

17、基因突变包括DNA的碱基的( )。
A、缺失
B、复制
C、插入
D、置换

18、基因重组的方法包括( )。
A、杂交
B、转化
C、转导
D、诱变

19、使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包括( )。
A、紫外辐射
B、X射线
C、激光
D、快中子

20、原核微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成分包括( )。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σ亚基

21、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机制包括( )。
A、终止子系列
B、富含GC的茎-环结构
C、连续的U
D、连续的A

22、DNA损伤的修复包括( )。
A、切除修复
B、重组修复
C、适应性修复
D、SOS修复

23、紫外辐射引起DNA的结构变化包括( )。
A、DNA链的断裂
B、DNA链的延长
C、核酸与蛋白质的交联
D、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

24、DNA双螺旋结构中,G和C之间通过两对非共价氢键连接。

25、原核微生物的DNA带负电荷。

26、在格里菲斯的经典转化实验中,单独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肺炎链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可杀死小白鼠。

27、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8、在DNA的解链曲线中,Tm表示A260升高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29、原核微生物DNA转录时mRNA链延长的方向是5 ′→3′。

30、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31、在转导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是烈性噬菌体。

32、细菌丧失质粒后菌体死亡。

33、自然界中的DNA均为双螺旋结构。

34、真核微生物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

35、复性后的DNA不全部是原来的DNA。

36、DNA中G+C的含量越高,解链温度Tm越高。

37、质粒在细胞分裂过程能复制,将遗传性状传给后代。

38、真核微生物中参与DNA转录的RNA聚合酶Ⅰ位于染色质。

39、内含子是不编码蛋白质的DNA片段。

40、在mRNA链的遗传密码中,起始密码是AGU。

41、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有RNA中有胸腺嘧啶。

42、DNA分子结构中每一碱基对与其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每个螺旋的距离为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对碱基。每一个双螺旋直径为__________。

43、组成DNA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上均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碱基。

44、RNA链中的碱基配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45、RNA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DNA损伤的修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应性修复5种形式。

47、蛋白质合成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按突变的条件和原因划分,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49、遗传密码存在于 链上,有 组密码,其中 组为有意义密码, 组为无意义密码。

50、在mRNA链的遗传密码中,无意义密码为 、 、 ,它们的作用是 ,。

第六章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 (1)DNA变性 (2)基因突变 (3)诱发突变 (4)定向培育 (5)基因重组 (6)杂交 (7)转化 (8)转导 (9)质粒 (10)质粒育种

2、简述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3、简述原核微生物的转录过程。

4、简述真核微生物转录后的加工过程。

5、简述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6、简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7、简述 PCR技术的操作步骤。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七章单元测验2

1、土壤中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取决于( )。
A、氧气
B、水分
C、碳源
D、pH

2、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原生动物

3、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
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4、采用平皿落菌法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时,一般最少要布设( )个检测点。
A、3~4
B、5~6
C、10~15
D、20~30

5、根据奥梅梁斯基公式,5 min内落在面积100cm2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细菌数和( )L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相同。
A、5
B、10
C、20
D、30

6、采用平皿落菌法(沉降-平板法)检测空气中的真菌时培养温度以( )为宜。
A、20℃
B、25℃
C、30℃
D、37℃

7、当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沿着河流方向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污化带,其中固着型纤毛虫出现在( )。
A、多污带
B、α-中污带
C、β-中污带
D、寡污带

8、在轻度污染水中,BIP值为( )。
A、0~8
B、8~20
C、20~60
D、60~100

9、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1 mL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在( )以下。
A、0 CFU/mL
B、10 CFU/mL
C、50 CFU/mL
D、100 CFU/mL

10、一般认为,水体中无机氮≥( ) mg/m3、总磷≥( )mg/m3时,水体会发生富营养化。
A、0.3,0.2
B、3,2
C、30,20
D、300,20

11、( )的出现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已完成。
A、多污带
B、α-中污带
C、β-中污带
D、寡污带

12、关于P/H指数,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P代表光能自养微生物,H代表异养微生物
B、水体刚被污染时,P/H指数低,自净的速率高
C、在水体自净过程中,P/H指数降低,自净的速率逐渐降低
D、河流自净完成后,P/H恢复到原有水平

13、土壤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与( )等因素有关。
A、紫外辐射照射
B、营养
C、水
D、温度

14、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法包括( )。
A、现场处理法
B、预制床法
C、生物反应器法
D、植物修复技术

15、我国国家标准(GB/T18204.3-2013)规定空气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包括( )。
A、自然沉降法
B、撞击法
C、过滤法
D、以上全都是

16、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包括( )。
A、水体中固有的微生物
B、来自土壤的微生物
C、来自生产和生活的微生物
D、来自空气的微生物

17、在α-中污带中出现的微生物包括( )。
A、细菌
B、裸藻
C、轮虫
D、鱼

18、在海洋中生活的古菌包括( )。
A、嗜盐菌
B、嗜压菌
C、嗜冷菌
D、极端嗜热菌

19、在污化系统中,寡污带的指示生物包括( )。
A、硅藻
B、钟虫
C、鱼
D、颤蚯蚓

20、在污化系统中,β-中污带的指示生物包括( )。
A、藻类
B、水生植物
C、浮游甲壳动物
D、昆虫

21、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包括( )。
A、BIP指数
B、细菌菌落总数
C、总大肠菌群
D、藻类的潜在生产力(AGP)

22、适合细菌和放线菌生长的土壤为( )。
A、中性土
B、偏碱性土
C、酸性土
D、以上全都是

23、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包括( )。
A、P/H指数
B、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
C、氧垂曲线
D、总大肠菌群

24、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25、受污染土壤总是可以自我修复的。

26、在水体自净过程中P/H指数与BIP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

27、水体中溶氧浓度昼夜变幅与藻类数量有关。

28、P/H指数高,溶氧昼夜差异小。

29、BIP指数随水体污染加剧而上升。

30、在水体净化过程中,溶氧浓度昼夜变幅变大说明自净程度高。

31、颤蚯蚓是多污带和α-中污带的指示生物。

32、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不得检出细菌。

33、当水体中无机氮≥ 0. 3mg/L,总磷≥0. 2mg/L时即可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34、空调病病原菌军团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

35、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 、 、 和 。

36、土壤的渗透压通常为 MPa,对土壤微生物而言是 或 环境, (有利/不利)于微生物摄取营养。

37、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一般是城市 __________于农村,无植被地表 __________ 于有植被地表,陆地上空 __________ 于海洋上空,室内 _________ 于室外。

38、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河流污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第七章课后作业

1、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 2.土壤修复 3.平皿落菌法 4.水体自净 5. P/H指数 6.BIP指数 7.污化系统 8. CFU 9. 总大肠菌数 10.水体富营养化

2、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

3、简述土壤修复的步骤。

4、空气微生物的来源和种类。

5、简述海洋微生物的群落分布。

6、简述受污染水体自净的过程。

7、简述在排污口沿河流下游方向污化系统各污化带的特征。

第八章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八章单元测验

1、真菌和放线菌的纤维素酶是( )。
A、表面酶
B、胞内酶
C、胞外酶
D、以上三个都是

2、果胶质是( )的高分子聚合物。
A、葡萄糖
B、半乳糖
C、甘露糖
D、半乳糖醛酸

3、直链淀粉由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以( )糖苷键组成不分支的链状结构。
A、α-1,4
B、α-1,6
C、β-1,4
D、β-1,6

4、甘油转化的产物是( )。
A、丙酮酸
B、磷酸二羟丙酮
C、三磷酸甘油醛
D、1-磷酸葡萄糖

5、1 mol硬脂酰辅酶A经一次β-氧化可产生( )NADH。
A、1 mol
B、2 mol
C、3 mol
D、4 mol

6、1 mol硬脂酸被彻底氧化可获得 ( )ATP。
A、16mol
B、17 mol
C、147 mol
D、33 mol

7、厌氧氨氧化细菌固定CO2的途径是( )。
A、卡尔文循环
B、光合磷酸化
C、乙酰辅酶A途径
D、以上都不是

8、还原1 mol N2为2 mol NH3需消耗( )ATP。
A、12
B、20
C、24
D、32

9、反硫化作用可产生( )。
A、S
B、SO2
C、H2S
D、H2SO4

10、自然界的“鬼火”是指( )的自燃现象。
A、CO
B、H2
C、CH4
D、PH3

11、绿硫细菌光合作用的供氢体是( )。
A、H2
B、H2O
C、H2S
D、CH4

12、1 mol硬脂酸需要经过( )次β-氧化作用,全部降解为9 mol 乙酰辅酶A。
A、4
B、6
C、8
D、9

13、纤维素经好氧分解的最终产物包括( )。
A、丙酮
B、丁醇
C、ATP
D、CO2

1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包括( )。
A、细菌
B、链霉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

15、构成木质素的单体包括( )。
A、松柏醇
B、香豆醇
C、芥子醇
D、丙醇

16、淀粉在好氧条件的降解产物包括( )。
A、糊精
B、麦芽糖
C、蔗糖
D、葡萄糖

17、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经β-氧化作用最终产物为( )。
A、丙酮酸
B、乙酰辅酶A
C、3-磷酸甘油酸
D、丙酰辅酶A

18、萘、菲、蒽代谢途径中相同的产物为( )。
A、己二烯二酸
B、丙酮酸
C、水杨酸
D、邻苯二酚

19、反硝化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
A、氧浓度
B、硝酸盐浓度
C、pH
D、温度

20、脱氮硫杆菌通过卡尔文循环固定CO2的关键酶是( )。
A、硝酸盐还原酶
B、亚硝酸盐还原酶
C、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D、5-磷酸核酮糖激酶

21、固氮微生物包括( )。
A、根瘤菌
B、红螺菌
C、蓝藻
D、绿藻

22、氨基酸经脱羧后可产生有毒的( )。
A、乙二胺
B、尿素
C、尸胺
D、乙胺

23、可分解纤维素的真菌包括( )。
A、青霉
B、曲霉
C、木霉
D、镰刀霉

24、以下固氮微生物中属于好氧菌的是( )。
A、根瘤菌
B、褐球固氮菌
C、红螺菌
D、小着色菌

25、纤维素和淀粉都是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

26、脂肪酸经β-氧化最终产物为乙酰辅酶A。

27、苯、萘、菲、蒽的共同代谢产物是邻苯二酚。

28、反硝化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

29、厌氧氨氧化过程以CO2为唯一碳源。

30、固氮微生物都是好氧菌。

31、传统厌氧反硝化作用的产物是N2。

32、厌氧氨氧化菌是化能自氧菌。

33、反硝化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氧浓度和pH。

34、尿素分解时不放出能量,不能作为碳源,只能作为氮源。

35、好氧固氮菌固氮过程不需要氧。

36、淀粉好氧分解的第一个产物是麦芽糖。

37、细菌的纤维素酶是胞外酶。

38、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均由 脱水缩合而成,直链淀粉以 组成不分支的链状结构,支链淀粉除 含有 ,还含有 。

39、氮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氮循环过程中脱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反硝化作用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__________不利,对__________有积极意义。

42、厌氧氨氧化的作用微生物是__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电子供体,以____________为电子受体,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43、生物体内的含磷有机物主要包括 、 、 。

44、在自然界中硫有 、 、 三态。

第八章课后作业

1、一、名词解释 (1)β-氧化 (2)脱氨作用 (3)硝化作用 (4)反硝化作用 (5)同化硝酸盐原作用 (6)固氮作用 (7)厌氧氨氧化 (8)减饱和脱氨 (9)硫化作用 (10)反硫化作用

2、详述纤维素的好氧和厌氧分解过程。有哪些微生物和酶参与?

3、叙述磷的循环,有机磷如何分解?

4、比较自养硝化作用与异养硝化作用的区别。

5、何谓传统反硝化,有几种结果?

6、下水道的混凝土管和铸铁管为什么会被腐蚀?

7、铁的三态是如何转化的?有哪些微生物引起管道腐蚀?

8、叙述自然界中汞的循环。

第九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第九章单元测验

1、好氧活性污泥法中回流污泥的相对密度为( )。
A、1.002~1.003
B、1.002~1.004
C、1.002~1.006
D、1.004~1.006

2、好氧活性污泥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 )。
A、菌胶团
B、藻类
C、真菌
D、微型后生动物

3、在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中,MLVSS和MLSS的比值以( )。
A、0.1~0.3
B、0.4~0.5
C、0.7~0.8
D、1.0~1.2

4、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中MLSS保持在( )为宜。
A、1000~1500 mg/L
B、1500~2000 mg/L
C、2000~3000 mg/L
D、3000~4000 mg/L

5、当活性污泥中出现( ),说明活性污泥结构松散,出水水质差。
A、盖纤虫
B、四膜虫
C、钟虫
D、漫游虫

6、普通滤池内生物膜中能起到去除滤池污泥作用的微生物是( )。
A、藻类
B、累枝虫
C、豆形虫
D、线虫

7、采用自然挂膜法培养好氧生物膜,其循环周期是( )。
A、1~3d
B、3~5d
C、3~7d
D、7~10d

8、曝气池溶氧维持在( )以上不易发生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A、0.5 mg/L
B、1 mg/L
C、1.5 mg/L
D、2 mg/L

9、良好的颗粒厌氧活性污泥以 ( )为骨架。
A、水解细菌
B、发酵细菌
C、产甲烷丝菌
D、厌氧的原生动物

10、好氧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包括( )。
A、微丝菌属
B、酵母菌
C、动胶菌属
D、丛毛单胞菌属

11、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 )说明活性污泥结构正常,出水水质好。
A、钟虫
B、累枝虫
C、吸管虫
D、漫游虫

12、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出现的原生动物为( )。
A、鞭毛虫
B、变形虫
C、钟虫
D、轮虫

13、在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期出现的微生物为( )。
A、鞭毛虫
B、变形虫
C、固着型纤毛虫
D、钟虫

14、生物滤池生物膜中层的原生动物包括( )。
A、鞭毛虫
B、变形虫
C、豆形虫
D、漫游虫

15、好氧生物膜中的滤池扫除生物包括( )。
A、钟虫
B、轮虫
C、线虫
D、豆形虫

16、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致因微生物包括( )。
A、微丝菌
B、亮发菌
C、发硫菌
D、贝日阿托氏菌

17、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对策包括( )。
A、控制溶解氧
B、控制有机负荷
C、改革工艺
D、替换污泥

18、甲烷发酵四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包括( )。
A、水解性细菌
B、发酵性细菌
C、产氢产乙酸细菌
D、硫酸盐还原菌

19、在甲烷发酵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能将乙醇和乳酸转化为( )。
A、乙酸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0、产甲烷菌产生甲烷的机制包括( )。
A、由酸和醇的甲基形成甲烷
B、还原二氧化碳形成甲烷
C、还原一氧化碳形成甲烷
D、还原脂肪酸形成甲烷

21、厌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包括( )。
A、水解细菌
B、发酵细菌
C、产甲烷古菌
D、厌氧后生动物

2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的菌种来源包括( )。
A、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
B、本厂集水池下脚污泥
C、本厂沉淀池污泥
D、本厂污水长期流经的河流淤泥

23、好氧生物膜法的构筑物包括( )。
A、普通滤池
B、塔式生物滤池
C、生物转盘
D、流化床

24、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中,从任一点取出的活性污泥其微生物群落基本相同。

25、好氧活性污泥的优势菌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

26、在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中,MLSS与MLVSS的比值以0.7~0.8为宜。

27、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漫游虫说明出水水质差。

28、活性污泥丝状膨胀与pH无关。

29、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时,凡取现成的与本厂相同水质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做菌种时可不用驯化。

30、在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期原生动物以固着型纤毛虫为主。

31、在生物滤池中菌胶团细菌主要分布在是中层。

32、为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曝气池中的溶解氧要维持在2 mg/L以上。

33、奥氏甲烷杆菌是S菌株和布氏甲烷杆菌的共生体。

34、菌胶团细菌在微量好氧条件下仍正常生长。

35、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必须依赖水解性细菌的协同作用。

36、好氧活性污泥的含水率约 __________,相对密度 __________为,大小为__________,比表面积为 _________。

37、新生菌胶团颜色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老化的菌胶团颜色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

38、间歇曝气培养法驯化污泥是先进__________(低或高)浓度污水培养,曝气__________,沉淀_________,每一浓度运行____________。

39、普通滤池的生物膜厚度为____________,微生物群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促进丝状细菌过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有 、 、 ,循环周期均为 。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十章单元测验

1、厌氧氨反硫化细菌以( )为电子受体。
A、H2S
B、S
C、SO42-
D、NO3-

2、硝化过程泥龄一般控制在( )以上。
A、2d
B、3d
C、5d
D、6d

3、外源反硝化以( )为唯一电子受体。
A、CO32-
B、NO2-
C、NO3-
D、PO43-

4、与污(废)水微生物处理相比,微污染水源水微生物预处理存在( )。
A、氮源不足
B、碳源不足
C、溶解氧不足
D、以上都不是

5、在水的消毒方法中( )容易产生“三致”物。
A、臭氧消毒
B、紫外线消毒
C、二氧化氯消毒
D、加氯消毒

6、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学习通环境微生物学_9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环境生态学、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等。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广泛、最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 物质转换:微生物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等。
  • 能量转换:微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学能转换等途径产生能量。
  •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化合物,促进植物的生长。
  • 生物降解:微生物可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减轻污染物的影响。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涵盖了多个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微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 微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响应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微生物的功能: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微生物的应用:开发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实现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

环境微生物学的应用

环境微生物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土壤修复等。

  • 废水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废水的污染物含量。
  • 废气处理:通过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 土壤修复:利用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 环境监测: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监测,判断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微生物生态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对环境的响应、微生物的功能和微生物的应用等内容的研究,可以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通环境微生物学_9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环境生态学、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等。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广泛、最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 物质转换:微生物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等。
  • 能量转换:微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学能转换等途径产生能量。
  •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化合物,促进植物的生长。
  • 生物降解:微生物可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减轻污染物的影响。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涵盖了多个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微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 微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响应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微生物的功能: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微生物的应用:开发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实现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

环境微生物学的应用

环境微生物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土壤修复等。

  • 废水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废水的污染物含量。
  • 废气处理:通过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 土壤修复:利用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 环境监测: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监测,判断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微生物生态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对环境的响应、微生物的功能和微生物的应用等内容的研究,可以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