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土木工程测量_6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44 min read

mooc土木工程测量_6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讲 概述

1.1 测量学简述随堂测验

1、土木按研究的工程对象和应用的不同,测量学包含以下哪个分支:
A、测量大地测量学
B、章节作业普通测量学
C、答案答案摄影测量学
D、慕课工程测量学

2、课后测量学是土木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面点之间的工程相对位置的科学。

1.2 地球点位的测量确定随堂测验

1、对地面点A,章节作业任取一个水准面,答案答案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慕课垂直距离为( )。
A、课后A.绝对高程
B、土木B.海拔
C、C.高差
D、D.相对高程

2、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X轴正方向是( )。
A、A. 东方向
B、B. 南方向
C、C. 西方向
D、D. 北方向

3、关于大地水准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球自然表面
B、B.球面
C、C.无潮汐和风浪干扰的平均海水面
D、D.椭球面

4、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 )。
A、A.1954北京坐标系
B、B.1956年北京坐标系
C、C.1980西安坐标系
D、D. 1985年西安坐标系

5、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六度带)的坐标为:x=3430152m,y=20637680m,则该点位于( )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
A、A 第3带
B、B 116°
C、C 第20带
D、D 117°

1.3 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原则随堂测验

1、1. 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 )。
A、A.先规划后实施
B、B.先细部再展开
C、C.先碎部后控制
D、D.先控制后碎部

2、2. 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 )和高差。
A、A.坐标
B、B.角度
C、C.方向
D、D.气温

3、3. 下列叙述中,那个违背施工放样的原则( )
A、A.从整体到局部
B、B.要求各部位的放样精度一致
C、C.确定的精度
D、D.要有周密的计划

4、4.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地形测图和( )。
A、A变形观测
B、B.施工放样
C、C.科学研究
D、D.工程量算测

5、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
A、A.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B.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C.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D.不能代替

第一讲概述 单元测验

1、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C.黄海高程系统
D、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在测区内,选定一些具有控制意义和作用的点称为( )。
A、A.控制点
B、B.碎部点
C、C.界址点
D、D.转点

3、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A. 高差
B、B.相对高程
C、C. 海拔
D、D.标高

4、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 )。
A、A.测角、测边、测高差
B、B.导线测量
C、C.距离测量
D、D.空间测量

5、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 )确定的。
A、A.坐标和高程
B、B.距离和角度
C、C.角度和高程
D、D.坐标和角度

6、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A.绝对高程
B、B.相对高程
C、C.高差
D、D.海拔

7、测量中的大地水准面指的是( )。
A、A.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海平面
B、B.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海水面
C、C.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D、D.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8、在( )为半径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可以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可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A、A.10km
B、B.20km
C、C.50km
D、D.2km

9、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
A、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
C、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10、某点所在的6°带高斯坐标值为xm=366 712.48 m,ym=21 331 229.75 m,则该点位于( )。
A、A.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B、B.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C.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D、D.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11、大水准测量中,高程的基准线是( )。
A、A.重力的方向线
B、B. 地球法线
C、C. 万有引力作用线
D、D.离心力作用线

12、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13、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是8844.43m,此值是指该峰顶至()的铅垂距离。
A、A.水准面
B、B.水平面
C、C.大地水准面
D、D.椭球面

14、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32.751m,HB=64.237m,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
A、A.31.486m
B、B.31.487m
C、C.31.488m
D、D.31.489m

15、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76°15′,则它所在高斯投影3°带中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
A、A.176°
B、B.177°
C、C.178°
D、D.179°

16、关于水准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水在静止时的表面
B、B.任意点上铅垂线都垂直其该面
C、C.有无数个
D、D.规则的几何曲面

17、下列叙述中,那个违背施工放样的原则( )。
A、A.从整体到局部
B、B.要求各部位的放样精度一致
C、C.确定的精度
D、D.要有周密的计划

18、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是( )。
A、A 高差测量
B、B 距离测量
C、C 导线测量
D、D 角度测量

19、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
A、A.水平面
B、B.水准面
C、C.旋转椭球面
D、D.圆球面

20、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 )公里。
A、A.100
B、B.300
C、C.500
D、D.700

2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和“逐项检核”。( )

22、我国在北半球,所以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点的y坐标恒为正值。( )

23、地面上两点间高差因所选定的高程基准面不同而异。( )

24、测量工作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 )

25、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 )

26、测量工作中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

27、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按规定的精度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测定。 ()

28、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一直延伸,包围整个地球而形成的闭合曲面是大地水准面。()

29、过水准面上任何一点所作的铅垂线,在该点处均与水准面正交。( )

30、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 )

第一讲概述 单元作业

1、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 )。 A.测角、测边、测高差 B.导线测量 C.距离测量 D.空间测量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 )确定的。 A.坐标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和高程 D.坐标和角度

3、测量中的大地水准面指的是( )。 A.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海平面; B.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海水面; C.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D.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4、在( )为半径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可以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可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A.2km B.10km C.20km D.50km

5、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 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 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第二讲 水准测量

2.1 认识水准仪随堂测验

1、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
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D、仪器点高程

2、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脚螺旋
D、转动一个脚螺旋

3、水准测量要求后、前距差不超过一定限值,是为了消减大气折光和( )。
A、地球曲率
B、i角误差
C、读数
D、水准尺倾斜

4、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共测了24站,各站高差总和为0.048m,其中BM3至BM4测了5站,高差为1.114m,调整后BM3至BM4的高差为( )m。
A、1.103 m
B、1.104 m
C、2.208 m
D、2.207 m

5、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时,若有误差,其原因是( )。
A、观测者眼睛上下移动
B、目标影像未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C、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够
D、大气折光影响

2.2 实施水准测量随堂测验

1、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以(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以上三者都不正确

2、水准测量中,尺垫应安置在( )上。
A、测站
B、转点
C、水准点
D、待测高程点

3、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共测了24站,各站高差总和为0.048m,其中BM3至BM4测了5站,高差为1.114m,调整后BM3至BM4的高差为( )m。
A、1.103m
B、1.104m
C、2.208 m
D、2.207 m

4、某测区内若有一个已知水准点,则可以采用( )水准路线.
A、闭合
B、附合
C、支
D、闭合或支

5、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A、高差大小
B、测站数
C、水准点间的距离
D、水准路线长度

2.3 检验与校正水准仪随堂测验

1、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轴
B、使视准轴水平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D、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2、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60o
D、相交120o

3、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以上三者

4、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D、视线与目镜光心

5、水准仪不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B、十字丝的中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C、水准管轴LL应平行于视准轴CC
D、十字丝的中丝(横丝)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4 分析水准测量误差随堂测验

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平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D、目镜成像错误

2、水准尺前倾或后倾,对中丝读数产生的误差是( )
A、粗差
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
D、偶然或系统误差

3、水准测量时,为消减大气折光影响,应使( )。
A、后、前距大致相等
B、视距限值
C、视距离地足够高度
D、正确读数

4、采用( )进行水准测量可削弱或消除水准尺下沉对测量的影响。
A、设置奇数站
B、设置偶数站
C、往返
D、上述都不对

5、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 )。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总是增大
D、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第二讲 水准测量单元自测

1、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
A、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B、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C、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D、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2、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
A、仪器高法
B、测回法
C、方向观测法
D、交汇法

3、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整水准尺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4、应用水准仪时,使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气泡居中,作用是分别判断 ( )。
A、视线严格水平和竖轴铅直
B、精确水平和粗略水平
C、竖轴水平和视线垂直
D、粗略水平和视线水平

5、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前、后视点,后视读数为1.235m,前视读数为1.450m,则hBA=( )。
A、-0.215m
B、0.215m
C、0.140m
D、-0.140m

6、某附合水准测量路线,已知水准点A,B高程HA=18.552m,HB=25.436m。实测高差总和为6.870m,则该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mm。
A、14
B、-14
C、12
D、-12

7、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 )。
A、A 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C 总是增大
D、D 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8、十字丝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9、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

10、水准仪目镜螺旋的作用是调节焦距。

2.1 认识水准仪 作业

1、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是( )。 A.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照准水准尺、精平、读数 B.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C.对中、整平、定向 D. 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精平、照准水准尺、读数

2、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整水准尺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3、一般瞄准方法应是( )。 A.正确对光、粗略瞄准、精确瞄准。 B.粗略瞄准、精确瞄准、正确对光。 C.粗略瞄准、正确对光、精确瞄准。 D.精确瞄准、正确对光、粗略瞄准。

4、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 )的作用。 A.高程 B.水平角 C.距离 D. 坐标

5、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整水准尺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6、水准仪有DS0.5、DSl、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 )。 A.km B.m C.cm D.mm

7、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 )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A.铅垂线 B.视准轴 C.水准管轴线 D.水平视线

8、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 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 C. 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 A, 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的高度

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看清远处目标 B.看清近处目标 C.看清十字丝 D.消除视差

10、在调节水准仪粗平时,要求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的方 向( )。 A.相反 B.相同 C.不能确定

2.2 完成水准测量 作业

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35.712m,后视读数为0.983 m ,前视读数为1.149 m ,则B两点的高程是( )。 A.35.878 m B.35.546 m C. 35.646 m D.35.778m

2、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以(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以上三者都不正确

3、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判断

4、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后、前视点,HA=25.000m,后视读数为1.426m,前视读数为1.150m,则仪器的视线高程为( )。 A.24.724m B.26.150m C.25.276m D.26.426m

5、某附合水准测量路线,已知水准点A,B高程HA=18.552m,HB=25.436m。实测高差总和为6.870m,则该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mm。 A.14 B.-14 C.12 D.-12

6、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0.425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 )m。 A. 15.976 B. 16.826 C. 14.024 D. 13.174

7、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是将闭合差反号按与距离或测站数( )的原则进行分配。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平均分配 D.随意分配

8、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共测了24站,各站高差总和为0.048m,其中BM3至BM4测了5站,高差为1.114m,调整后BM3至BM4的高差为( )m。 A.1.103m B.1.104 C.2.208 m D.2.207m

9、某测区内若有两个已知水准点,则一般采用( )水准路线。 A.闭合 B.普通 C.附合 D.支

10、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A 高差大小; B 测站数; C水准路线长度; D 水准点间的距离; E 往返测站数总和

2.3 检验与校正水准仪 作业

1、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 A.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B.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C.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D.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2、应用水准仪时,使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气泡居中,作用是分别判断 ( )。 A.视线严格水平和竖轴铅直 B.精确水平和粗略水平 C.竖轴水平和视线垂直 D.粗略水平和视线水平

3、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轴处于( )位置。 A.竖直 B.水平 C..倾斜 D.任意

4、水准仪不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B.十字丝的中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C.水准管轴LL应平行于视准轴CC D.十字丝的中丝(横丝)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5、当水准仪被准精确整平时,理论上视准轴与管水准轴( )。 A.平行 B.垂直 C.相切 D.无几何关系

2.4 分析水准测量误差 作业

1、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 A 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B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C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 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 E 估读数差

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D.目镜成像错误

3、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D.无所谓

4、水准测量中,下列不属于观测误差的是( ). A.精平 B.读数 C.i角 D.照准

5、水准尺前倾或后倾,对中丝读数产生的误差是( )。 A.粗差 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 D.偶然或系统误差

6、水准测量时,为消减大气折光影响,应使( )。 A.后、前距大致相等 B.视距限值 C.视距离地足够高度 D.正确读数

7、水准测量中,下述误差那个是观测误差( )。 A.大气折光 B.读数 C.温度变化 D.i角影响

8、某测站上的前、后水准尺均倾斜了1.5°。此测站高差为2.000m,则此测站观测高差中因水准尺倾斜而产生的误差为( )。 A.0.7mm B.0.8mm C.0.9mm D.2.0mm

9、采用( )进行水准测量可削弱或消除水准尺下沉对测量的影响。 A.设置奇数站 B.设置偶数站 C.往返 D.上述都不对

10、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误差有( )。 A 视差未消除; B水准尺未竖直; C 估读毫米数不准;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E 阳光照射和风力太大

第三讲 角度测量

3.1 认识经纬仪随堂测验

1、光学经纬仪基本结构由( )。
A、照准部、度盘、辅助部件三大部分构成。
B、度盘、辅助部件、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C、照准部、度盘、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D、照准部、水准器、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2、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经纬仪的照准部( )
A、竖盘
B、支架
C、望远镜
D、水平度盘

3、光学经纬仪有DJl、DJ2、DJ6等多种型号,数字下标1、2、6表示( )中误差的值。
A、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B、竖直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C、竖直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D、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4、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 ( )

5、当需要看清楚目标时,应调节目镜调焦螺旋。

3.1 认识经纬仪随堂测验

1、1.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 ),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 )。
A、地面点重合,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B、三脚架中孔一致,基座水平
C、地面点垂线重合,水平度盘水平
D、三脚架中孔一致,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2、2.经纬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
A、微倾螺旋
B、脚螺旋
C、对光螺旋
D、测微轮

3、3.水平角观测时,为精确瞄准目标,应该用十字丝尽量瞄准目标( )。
A、中部
B、顶部
C、底部
D、1/3高度处

4、5.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B、使竖盘指标指向90°
C、使度盘指标指向2700
D、使度盘指标指向90°或2700

5、4. DJ6级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始终随着望远镜绕竖轴的旋转而旋转;水平度盘始终随着照准部绕横轴的旋转而旋转。 ( )

3.1 认识经纬仪随堂测验

1、1.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 )。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
D、全都可能

2、2. 竖直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90°
B、0°-180°
C、0°-360°
D、-90°-90°

3、3.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180°
B、-90°~+90°
C、0°~360°
D、-180°~+180°

4、4.水平角观测时应瞄准目标的( )
A、底部
B、顶部
C、中部
D、任何部位

5、5.水平角是测站到两目标方向线的( )
A、夹角
B、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成角度
C、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D、空间平面角

3.2 施测角度随堂测验

1、1.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A、90°/n
B、180°/n
C、270°/n
D、360°/n

2、2.在全圆测回法(方向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归零差
B、测回差  
C、2C互差
D、指标差

3、3.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
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D、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

4、4.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测水平角∠ABC,盘左时测得A点读数120°01′12″,测得C点读数28°15′48″,则上半测回角值为( )
A、91°45′24″
B、268°14′36″
C、148°17′00″
D、91°14′36″

5、5.当观测方向多于三个时,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每一测回应检查一次“归零差”。 ( )

3.2 施测角度随堂测验

1、3.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B、使竖盘指标指向90°
C、使度盘指标指向2700
D、使度盘指标指向90°或2700

2、4.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
A、α左=90o-L
B、α左=L-90o
C、α左=180o-L
D、α左=L-180o

3、5.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
A、57o10′24″
B、-14o49′36″
C、104o49′36″
D、14o49′36″

4、1.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 )

5、2.在同一竖直面内,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 )

3.3 检验与校正经纬仪随堂测验

1、1.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气泡居中表示仪器( )。
A、粗平
B、精平
C、对中
D、整平

2、2.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
A、横轴垂直于竖轴
B、使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3、3.经纬仪的照准部水准管轴应( )于仪器竖轴。
A、水平
B、垂直
C、倾斜
D、重合

4、4.经纬仪视准轴CC与与横轴HH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成45°

5、5.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3.4 分析角度测量误差随堂测验

1、4.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
D、指标差

2、5.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起始读数应按180°/n递增的目的是( )
A、便于计算
B、消减度盘偏心差
C、减少读数系统差
D、消减度盘刻划误差

3、1.利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

4、2.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半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 )

5、3.普通经纬仪水平度盘偏心是度盘分划线的中心与照准部旋转中心不重合所致。( )

第三讲角度测量 单元测验

1、1. 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A、A.90°/n
B、B.180°/n
C、C.270°/n
D、D.360°/n

2、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
A、A.相同;
B、B.不同;
C、C.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

3、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A. 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B、B. 使竖盘指标指向90°
C、C. 使度盘指标指向270°
D、D.使度盘指标指向90°或270°

4、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
A、A.57o10′24″
B、B.-14o49′36″
C、C. 104o49′36″
D、D. 14o49′36″

5、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差的影响。
A、A.对中;
B、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C. 整平
D、D. 指标差

6、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A.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
B、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D、D. 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

7、下述有关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 )
A、A.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连线
B、B.物镜、目镜光心连线
C、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连线
D、D.与水准管轴平行的直线

8、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经纬仪的照准部( )
A、A.竖盘
B、B.支架
C、C.望远镜
D、D.水平度盘

9、水平角观测时应瞄准目标的( )
A、A.底部
B、B.顶部
C、C.中部
D、D.任何部位

10、某角度需要测回法观测三个测回,则第二测回置数( )度
A、A.0
B、B.60
C、C.90
D、D.120

11、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 )影响
A、A竖盘指标差
B、B.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
C、C.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D、D.水平度盘刻划误差

12、当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 ( )
A、A一定居中
B、B.不居中
C、C.不一定居中
D、D.上述都不对

13、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盘左竖盘读数为L=86°45′12",盘右竖盘读数为R=273°14′36",此时竖盘指标差为( )
A、A.+6"
B、B-6"
C、C-12"
D、D+12"

14、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A. 90°
B、B. 180°
C、C. 270°
D、D. 360°

15、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A 水平角测量
B、B 水准测量
C、C垂直角测量
D、D 三角高程测量

16、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用竖丝照准目标点;测量竖直角时,用横丝照准目标点。 ( )

17、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 )

18、取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平均值不能消除指标差的影响。( )

19、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 )

20、竖直角观测时,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盘左、盘右两个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 )

第三讲角度测量 单元作业

1、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 )。 A. 两者没有不同之处。 B.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C.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D. 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2、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 ),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 )。 A.地面点重合 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B.三脚架中孔一致 基座水平 C.地面点垂线重合 水平度盘水平 D. 三脚架中孔一致 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光学经纬仪基本结构由( )。 A.照准部、度盘、辅助部件三大部分构成。 B.度盘、辅助部件、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C.照准部、度盘、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D. 照准部、水准器、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4、将经纬仪 安置在O点,盘左照准左测目标A点,水平盘读数为0°01′30″,顺时针方向瞄准B点,水平盘读数为68°07′12″,则水平夹角为( )。 A.58°05′32″ B.68°05′42″ C.78°15′42″ D. 68°05′82″

5、测量中所使用的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刻划注记形式有( )。 A.水平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  B.水平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C.竖直度盘均为逆时针注记  D.竖直度盘均为顺时针注记

6、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 A.横轴垂直于竖轴 B.使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7、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其竖盘读数在0°左右,望远镜物端抬高时读数减小,其盘左的竖直的竖直角公式为( )。 A. 0°- L B.90°–L C. 360°- L D. L-90°

8、下列属于水平角测量观测误差的是(是( )。 A.仪器对中误差 B.整平误差 C.目标偏心误差 D.照准准误差

9、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误差。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刻划

10、DJ6光学经纬仪读数可估读至( ) A.2″ B.3″ C.6″ D.8″

第四讲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随堂测验

1、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
A、钢尺
B、皮尺
C、百米绳
D、卷尺

3、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不相等而产生的。

4、距离丈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钢尺精密丈量时需要进行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改正及___________改正。

4.2 视距测量随堂测验

1、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
A、h=1/2Kl·sin2α+i-v
B、h=1/2Kl·sin2α
C、h=KL·sinα
D、h=Kl

2、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

3、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 ( )

4、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 ( )

5、进行视线倾斜的视距测量时,除了需要读取上下丝读数以外,还要测_____________。

4.3 电磁波测距随堂测验

1、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c表示( )。
A、距离
B、时间
C、速度
D、温度

2、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t表示( )。
A、温度
B、光从仪器到目标所用的时间
C、光速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所用的时间

3、对于钢尺量距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不应大于1/3000。( )

第四讲单元测验

1、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
A、D=nl+q
B、D=kl
C、D=nl
D、D=1/2ct

2、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3、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
A、钢尺
B、.皮尺
C、百米绳
D、卷尺

4、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64.261m,64.271m,其相对误差为( )。
A、K=1/6426
B、K=1/6427
C、K=0.00016
D、K=-0.06

5、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c表示( )。
A、距离
B、时间
C、速度
D、温度

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

7、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 )

8、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

9、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

10、对于钢尺量距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不应大于1/3000。( )

第四讲单元 作业

1、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 ( )

2、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 )

3、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

4、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 ( )

5、对于钢尺量距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不应大于1/3000。( )

第五讲 测量误差

5.1 误差的概述随堂测验

1、观测值L和真值X的差称为观测值的( )
A、A、最或然误差
B、B、中误差
C、C、相对误差
D、D、真误差

2、2.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A、A.偶然误差
B、B.系统误差
C、C.环境误差
D、D.人为误差

3、3.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及符号表现出一致性倾向,即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这种误差称为( )。
A、A.系统误差
B、B.偶然误差
C、C.粗差
D、D.其他误差

5.2 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随堂测验

1、1.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
A、A.m×n
B、B.m/
C、C.m/n
D、D.m

2、2. 衡量一组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 )。
A、A. 中误差
B、B. 相对误差
C、C. 平均误差
D、D. 容许误差

3、3.衡量精度高低的标准有( )。
A、A、中误差
B、B、相对误差
C、C、容许误差
D、D、绝对误差

5.3 误差的传播定律随堂测验

1、1.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50px,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 )cm。
A、A. 0.5
B、B. 2
C、C. 4
D、D. 8

2、2.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和,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
A、A.
B、B.
C、C.
D、D.

第五单元测验

1、1。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A、A.偶然误差
B、B.系统误差
C、C.中误差
D、D.容许误差

2、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A.相对误差
B、B.中误差
C、C .往返误差
D、D.真误差

3、3.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A.100m±0.025m
B、B. 250m±0.060m
C、C.150m±0.035m
D、D. 200m±0.040m

4、4.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
A、A.不相等
B、B.相等
C、C.最高为+1″
D、D.无法比较

5、5. 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
A、A.0.0000925
B、B.1/11000
C、C.1/10000
D、D.0.05/540

6、6.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C.视准轴误差
D、D. 水准管轴误差

7、7.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50px,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 )cm。
A、A.0.5
B、B.2
C、C.4
D、D.8

8、8.绝对值大于2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或然率不不大于( )
A、A. 3%
B、B.4%
C、C.5%
D、D. 6%

9、9.下列不属于偶然误差特征的是( )。
A、A.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有限次观测中,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B、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C、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D、D.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的平均值趋近于1

10、10.真误差为观测值与( )之差。
A、A.平均
B、B.中误差
C、C.真值
D、D.人为误差

第五单元作业

1、1.真误差为观测值与( )之差。 A.平均 B.中误差 C.真值 D.改正数

2、2. 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D.钢尺尺长误差

3、3. 下列不属于偶然误差特征的是( )。 A.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有限次观测中,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D.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的平均值趋近于1

4、4.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容许误差

5、5.丈量某长方形的长a=20±0.004m,宽为b=15±0.003m,它们的丈量精度( ) A相同;  B.长的精度低; C.宽的精度低 D.不能比较

第六讲 小地区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2.为保证工程测量正常进行,必须进行控制测量,其控制测量的目的是( )。
A、A.防止错误
B、B. 测量高程
C、C. 测量距离
D、D. 提高精度

2、1.直接提供地形图测量的控制点称图根点。( )

6.2 直线定向随堂测验

1、1.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A.真子午线方向
B、B.磁子午线方向
C、C. 假定纵轴方向
D、D. 坐标纵轴方向

2、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A.96°
B、B.276°
C、C. 86°
D、D. 6°

3、3.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 )

4、4.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 ( )

5、5.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线( )。

6.3 导线测量随堂测验

1、3.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A.当观测角为左角时,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
B、B.当观测角为右角时,同符号按角度大小平均分配
C、C.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D、D.同符号按角度大小平均分配

2、4.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A、A.—170.92
B、B.170.92
C、C.104.30
D、D.—104.30

3、5.经纬仪导线外业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
A、A.踏查选点并设立标志,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导线边的定向
B、B.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精平与读数
C、C.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D、D.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4、1.各种外业测量手簿,字迹要清楚、整齐、美观、不得涂改、擦改、转抄。( )

5、2.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 )

6.4 三四等水准测量随堂测验

1、1.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

2、2.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 5mm。

3、3.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读数顺序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第六讲 小地区测量单元测验

1、6. 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
A、A. 0°~180°
B、B. -90°~+90°
C、C. 0°~360°
D、D. -180°~+180°

2、7.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
A、A.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B、B.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C、C.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D、D. 指北方向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3、8.设AB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 )m。
A、A. -102.630
B、B. 62.629
C、C.102.630
D、D.-62.629

4、9.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
A、A.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B、B.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C、C.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D、D.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5、10. 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A、A.Δx>0,Δy>0
B、B. Δx>0,Δy<0
C、C. Δx<0,Δy<0
D、D. Δx<0,Δy>0

6、1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
A、A. 选点﹑测角﹑量边 、连测
B、B. 埋石﹑造标﹑绘草图
C、C. 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
D、D.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坐标计算

7、12. 对于小地区的平面控制测量,可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定向用的坐标方位角可用( )代替。
A、A. 真方位角
B、B. 象限角
C、C. 水平角
D、D. 磁方位角

8、13. 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A、A 任意距离均可
B、B 倾斜距离
C、C水平距离
D、D 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9、14.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
A、A度盘刻划误差
B、B.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C、C.视准轴误差
D、D视差的影响

10、15. 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 ()。
A、A、2.0mm
B、B、3.0mm
C、C、5.0mm
D、D.1.0mm

11、1.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 )

12、2. 控制测量的布网原则是先局部后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 )

13、3.地面上过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是一致的。 ( )

14、4.直接提供地形图测量的控制点称图根点。( )

15、5.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等。 ( )

第六讲小地区测量单元作业

1、1.象限角为锐角。 ( )

2、2.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180°。 ( )

3、3.坐标方位角是由坐标纵轴南端起,顺时针转到直线所经历的角度。( )

4、4.测量工作中常用( )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A.水平角 B.方位角 C.竖直角 D.象限角

5、5. 经纬仪导线最终计算的目的是得到控制点的( )。 A.高程 B.坐标 C.距离 D.角度

6、6.设AB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 )m。 A. -102.630 B. 62.629 C.102.630 D.-62.629

7、7.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图根导线、区域导线、线状导线 ; D.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8、8.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 A. 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C.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D.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9、9.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南西40°,则其方位角为()。 A140° B 220° C 40° D 320°

10、10.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 ()。 A、2.0mm B、3.0mm C、5.0mm D.1.0mm

第七讲 地形图及其应用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随堂测验

1、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3、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4、1:5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05m。

5、等高线平距与等高距成正比例关系。

7.2 地形图的应用随堂测验

1、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A、A.1%
B、B.5%
C、C.10%
D、D.20%

2、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75px,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
A、A. 30m
B、B.25m
C、C.20m
D、D. 15m

3、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精度的地形图,则测图比例尺应选用不小于( )。
A、A.1:500
B、B.1:1000
C、C.1:2000
D、D.1:5000

4、在1∶2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要设计一条坡度为5%的等坡度路线,则路线上等高线间隔应为( )。
A、A.0.1m
B、B.0.1cm
C、C.1cm
D、D.5mm

5、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16%。

第七讲地形图及其应用 单元测验

1、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1∶5000
B、B.1∶2000
C、C.1∶1000
D、D.1∶500

2、当地物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绘制时,常用( )来表示。
A、A.比例符号
B、B.半依比例符号
C、C.非比例符号
D、D.线型符号

3、等高线按其用途可分为( )。
A、A.首曲线
B、B.计曲线
C、C.间曲线
D、D.示坡线

4、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 )。
A、A.点的空间坐标
B、B.直线的坡度
C、C.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D、D.确定汇水面积

5、高程相同的地形点,必然在同一等高线上。( )

第七讲地形图及其应用 单元作业

1、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 ( )

2、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 )

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

4、1:5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05m。( )

5、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12%。( )

第八讲 施工测量基础

8.1 施工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
A、A. 平面位置和高程
B、B. 平面位置和角度
C、C. 高程
D、D. 高程和角度

2、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A没有误差最好
B、B越精确越好
C、C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D、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8.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随堂测验

1、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A、A 直线定向
B、B 联系测量
C、C 测图
D、D 测设

2、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 )

8.3 已知坡度的测设随堂测验

1、坡度测设的方法有水平视线法和倾斜视线法。

第八讲 施工测量基础 单元测验

1、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道路起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A、A. 0.834
B、B. 1.690
C、C. 1.262
D、D. 0.417

2、已知设计坡度线的放样方法有( )。
A、A.水平视线法
B、B.高程确定法
C、C.水平距离测设法
D、D.倾斜视线法

3、在施工测量的拟定任务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测设建筑物的( )。
A、A.平面位置
B、B.高程
C、C.距离
D、D.坐标

4、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CDE )。
A、A.低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B、B.道路工程的测设精度小于桥梁工程的测设精度
C、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D、D.民用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工业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5、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 )

第八讲 施工测量基础 单元作业

1、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 A. 平面位置和角度 B. 平面位置和高程 C. 高程 D. 高程和角度

2、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A 导线测量 B 联系测量 C 测设 D 测定

第九讲 建筑施工测量

9.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包括( )
A、A.地形图的精度
B、B.比例尺的合理选择
C、C.测绘内容的取舍
D、D.图面密度

9.2 平面点位放样随堂测验

1、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已知点进行观测的交会方法是()
A、A 后方交会
B、B 前方交会
C、C 侧方交会
D、D 无法确定

2、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测设数据是( )
A、A.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
B、B.纵横坐标差
C、C.两个角度
D、D.两段距离

9.3 施工控制网随堂测验

1、( )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A、A.建筑方格网
B、B.建筑基线
C、C.导线网
D、D.水准网

2、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可以将施工控制网布置成( )。
A、A.GPS网
B、B.导线网
C、C.建筑方格网
D、D.建筑基线

9.4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随堂测验

1、建筑施工测量中设置的龙门板的顶部应为( )位置。
A、A.建筑物室外地面
B、B.建筑物室内地面
C、C.建筑物相对标高
D、D.建筑物±0标高

2、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道路起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A、A. 0.834
B、B. 1.690
C、C. 1.262
D、D. 0.417

9.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随堂测验

1、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
A、A.水准测量原理
B、B.导线测量原理
C、C.三角测量原理
D、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第九讲 建筑施工测量 单元测验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测量内容的是( )。
A、建立施工控制网
B、建筑物定位和基础放线
C、建筑物的测绘
D、竣工图的编绘

2、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可以将施工控制网布置成( )。
A、GPS网
B、导线网
C、建筑方格网
D、建筑基线

3、建筑物的定位是指( )。
A、进行细部定位
B、将地面上点的平面位置确定在图纸上
C、在设计图上找到建筑物的位置
D、将建筑物外廓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

4、在基础施工测量中,水平桩上的高程误差应在( )以内。
A、±5mm
B、±10mm
C、±15mm
D、±20mm

5、一般来说,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具有( )特点。
A、控制的范围小
B、测量精度要求高
C、控制点的密度小
D、控制点使用频繁

6、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 )、大小和施工方法等。
A、结构
B、材料
C、性质
D、用途

7、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低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B、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非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D、道路工程的测设精度小于桥梁工程的测设精度

8、在施工测量的拟定任务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测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变形观测只有基础沉降与倾斜观测。

10、拨地补桩工程中,补钉新桩,可不必检测旧桩。

第九讲 单元作业

1、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 A.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B.已知坐标的测设 C.已知坡度的测设 D.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E.已知设计高程的测设

2、临街建筑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宜采用( )。 A.建筑基线 B.建筑方格网 C.导线网 D.建筑红线

3、在基础施工测量中,水平桩上的高程误差应在( )以内。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

综合测试(ch1-ch5)

综合测试(ch1-5)

1、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C.黄海高程系统
D、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 )确定的。
A、A.坐标和高程
B、B.距离和角度
C、C.角度和高程
D、D.坐标和角度

3、测量中的大地水准面指的是( )。
A、A.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海平面;
B、B.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海水面;
C、C.近似的、静止的、平均的、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D、D.静止的、平均的、处处于重力方向垂直的封闭曲面

4、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
A、A.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B、B.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C、C.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D、D.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5、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 )。
A、A.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B、B.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C、C.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D、D. 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6、水准点高程为24.397米,测设高程为25.000米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1.445米,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为( )米。
A、A.1.042
B、B.0.842
C、C.0.642
D、D.0.602

7、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 ),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 )。
A、A.地面点重合,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B、B.三脚架中孔一致,基座水平
C、C.地面点垂线重合,水平度盘水平
D、D. 三脚架中孔一致,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8、光学经纬仪基本结构由( )。
A、A.照准部、度盘、辅助部件三大部分构成。
B、B.度盘、辅助部件、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C、C.照准部、度盘、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D、D. 照准部、水准器、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9、经纬仪观测中,取盘左、盘右平均值是为了消除( )的误差影响,而不能消除水准管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A、A.视准轴不垂直横轴     
B、B.横轴不垂直竖轴  
C、C.度盘偏心
D、D.A、B和C

10、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其竖盘读数在0°左右,望远镜物端抬高时读数减小,其盘左的竖直的竖直角公式为( )。
A、A.0°- L
B、B.90°–L
C、C. 360°- L
D、D. L-90°

11、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79.133m,79.115m,其相对误差为( )。
A、A.K=1/4394
B、B.K=1/4396
C、C.K=0.00022
D、D.K=-0.06

12、1. 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
A、A. h=1/2Kl·sin2α+i-v
B、C.h=KL·sinα
C、C.h=KL·sinα
D、D. h=Kl

13、1. 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 )改正和倾斜改正。
A、A.比例
B、B.高差
C、C.气压
D、D.温度

14、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第一段长1500m,第二段长1300m,中误差均为+22mm,问哪一段的精度高( )。
A、A.第一段精度高
B、B、第二段精度高
C、C、两段直线的精度相同
D、D.无法比较

15、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D、D.钢尺尺长误差

16、衡量测量精度高低的标准有( )。
A、A、中误差
B、B、相对误差
C、C、容许误差
D、D、绝对误差

17、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A、A 高差大小
B、B测站数
C、C水准路线长度
D、D 水准点间的距离

18、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前视读数b=1.428m,则( )。
A、A. hAB=-0.304m;
B、B. 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C.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D、D.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前视点高程为201.828;

19、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六度带)的坐标为:x=3430152m,y=20637680m,则该点位于( )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
A、A 第3带
B、B 116°
C、C 第20带;
D、D 117°

20、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
A、A.由整体到局部;
B、B.先测角后量距;
C、C.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D、D.先控制后碎部

综合测试(ch6-ch9)

ch6-ch9综合测试

1、1. 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A、A.-170.92
B、B.170.92
C、C.104.30
D、D.

学习通土木工程测量_6

一、背景介绍

测量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不仅仅是为了确定某一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还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更好的设计和建设方案。而学习通土木工程测量_6就是一门基于测量技术的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内容

学习通土木工程测量_6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光电测量技术:介绍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 地面控制点建设:讲解如何建立地面控制点以确定测量的参考坐标系。
  • 高程测量:介绍高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水准测量、三角测量等。
  • 建筑物平面测量:讲解建筑物平面测量的基本方法,如交会法、辅助线法等。
  • 现场实践: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地面控制点建设、高程测量和建筑物平面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学习体验

学习通土木工程测量_6课程采用了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技能。在线教学视频生动形象,让学生轻松理解课程内容;课后习题和在线讨论区则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而线下实践则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操作,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

学习通土木工程测量_6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课程还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中国大学土木工程测量_6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中国的大学中,土木工程测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土木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

中国大学土木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测量学、地图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基础知识、测量仪器使用与维修、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测量现场管理、工程测量、大地测量、摄影测量、遥感测量、地图测量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土木工程测量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技能。

实践教学

在中国大学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践等。在测量实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操作测量仪器、如何进行实地测量等基本技能。在毕业实习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在科研实践中,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前沿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土木工程测量将会越来越重要。未来,土木工程测量将会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因此,中国的大学也将继续加强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和研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土木工程测量人才。

结语

中国大学土木工程测量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其教学、科研和实践都非常重要。通过对土木工程测量的学习,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