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化工单元操作技术_3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72 min read

尔雅化工单元操作技术_3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绪论

绪论测试

1、尔雅单元操作是化工指( )。
A、单元答案化工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操作那些操作。
B、技术是课后化工生产中工作原理相同的那些操作。
C、学习是通完设备相似具有相同作用的那些操作。
D、整答只能是尔雅化工生产中使用,其它行业不能用的化工操作。

绪论作业

1、单元答案本课程的操作主要学习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学习情境五 蒸馏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5.1 任务一 蒸馏方式的选择随堂测验

1、某二元混合物,技术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课后液相组成xA=0.5时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yA=0.3时相应的露点为t2, 则( )。
A、t1 = t2
B、t1 < t2
C、t1 > t2
D、不能判断

2、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
A、相对挥发度大于1
B、操作压力小于饱和蒸气压
C、操作温度大于泡点温度
D、回流

3、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之一。
A、冷凝器
B、蒸发器
C、再沸器
D、换热器

5.2 任务二 精馏装置流程的确定随堂测验

1、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气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
B、气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气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和气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2、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3、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A、浮阀板
B、喷射板
C、加料板
D、分离板

5.3 任务三 精馏塔设备的确定随堂测验

1、某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 kmol/h、进料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为xF = 0.6,要求塔顶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xD 不小于0.9,则塔顶馏出液的最大产量为( )。
A、60 kmol/h
B、66.7 kmol/h
C、90 kmol/h
D、100 kmol/h

2、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A、理论板假定
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

3、某精馏塔操作中采用饱和液体进料,其进料量为F,则精馏段上升蒸气量V与提馏段上升蒸气量Vˊ的关系为( )。
A、V= Vˊ+ F
B、V<Vˊ+ F
C、V= Vˊ
D、V>Vˊ+ F

4、二元混合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 )的变化。
A、提馏段操作线与q线
B、平衡线
C、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5、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在真空度降低后,若保持F、D. xF、q、R及加料位置不变,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

学习情境五 单元测验

1、(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A、液相回流
B、进料
C、侧线抽出
D、产品提纯

2、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 )倍最小回流比Rmin
A、1.1
B、1.3
C、1.7
D、2

3、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不变
D、无法判断

4、某常压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现测得其塔顶温度升高,则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气液两相在筛板上接触,其分散相为液相的接触方式是( )
A、鼓泡接触
B、喷射接触
C、泡沫接触
D、以上三种都不对

6、下列精馏塔中,哪种形式的塔操作弹性最大( )
A、泡罩塔
B、填料塔
C、浮阀塔
D、筛板塔

7、在蒸馏单元操作中,对产品质量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压力
B、温度
C、塔釜液位
D、进料量

8、蒸馏塔板的作用是( )。
A、热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和质量传递
D、停留液体

9、下列操作中( )可引起冲塔。
A、塔顶回流量大
B、塔釜蒸汽量大
C、塔釜蒸汽量小
D、进料温度低

10、塔板上造成气泡夹带的原因是( )。
A、气速过大
B、气速过小
C、液流量过大
D、液流量过小

11、精馏操作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塔顶温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调整回流量
B、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塔顶产品就可以采出
C、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塔釜物料才可以采出
D、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回流阀就必须关闭,回流罐的液体全部作为产品采出

12、下列可能是产生淹塔的原因是( )
A、上升蒸汽量大
B、下降液体量大
C、再沸器加热量大
D、回流量小

13、有关精馏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馏的实质是多级蒸馏
B、精馏装置的主要设备有: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回流罐和输送设备等
C、精馏塔以进料板为界,上部为精馏段,下部为提馏段
D、精馏是利用各组分密度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14、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进料的( )。
A、位置
B、热状态
C、组成
D、进料量

15、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
B、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
C、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工检修
D、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要更换降液管

16、精馏塔压力升高,液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升高。

17、精馏塔内的温度随易挥发组分浓度增大而降低。

18、对于普通物系,原料组成浓度越低塔顶产品达到同样浓度所需要的最小回流比越大。

19、将精馏塔从塔顶出来的蒸汽先在分凝器中部分冷凝,冷凝液刚好供回流用,相当于一次部分冷凝,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应比求得的能完成分离任务的精馏段理论板数少一块。

20、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直线基于的假设为理论板。

21、精馏塔的操作弹性越大,说明保证该塔正常操作的范围越大,操作越稳定。

22、理想的进料板位置是其气体和液体的组成与进料的气体和液体组成最接近。

23、筛板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分离效率较泡罩低,因此已逐步淘汰。

24、实现稳定的精馏操作必须保持全塔系统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

25、随进料热状态参数q增大,精馏操作线效斜率不变,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大。

学习情境五 单元作业

1、连续精馏流程中主要由哪些设备所组成?还有哪些辅助设备?

2、在一两组分连续精馏塔中,进入精馏段中某层理论板n的气相组成yn+1为0.75,从该板流出的液相组成xn为0.65(均为摩尔分数),塔内气液比V/L=2,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求: (1)从该板上升的蒸气组成yn; (2)流入该板的液相组成xn-1; (3)回流比R。

3、某双组分连续精馏塔,原料液流量为20kmol/h,塔顶产品量为7.78kmol/h,泡点进料,回流比为1.92,求: (1)精馏段及提馏段的回流液量; (2)精馏段及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

学习情境六 吸收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6.2 任务二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随堂测验

1、吸收操作中易溶气体的溶解度大,则( )。
A、E大,m大
B、E大,m小
C、E小,m小
D、E小,m大

2、氨水的比摩尔分率应是0.25 kmol氨/kmol水,则它的摩尔分率为( )。
A、0.15
B、0.2
C、0.25
D、0.3

3、( )可以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
A、减压降温
B、减压升温
C、加压降温
D、加压升温

4、选择吸收剂时应重点考虑的是(  )
A、对溶质的溶解度
B、对溶质的选择性
C、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D、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

5、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过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B、亨利系数E值越大,则其溶解度系数H越小
C、亨利系数E值越大,为易溶气体
D、平衡常数m值越大,为难溶气体

6.3 任务三 吸收设备的确定随堂测验

1、能改善液体在填料塔内壁流现象的装置是( )。
A、填料支承
B、液体分布
C、液体再分布器
D、除沫器

2、下列几项中哪一项不能正确反映填料特性的是( )
A、比表面积
B、面积
C、空隙率
D、单位堆积体积内的填料数目

3、吸收塔内,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45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
A、气体被液体夹带出塔
B、塔内下流液体进入管内
C、气液传质不充分
D、液泛

学习情境六 单元测验

1、“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 )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2、氨水的摩尔分率为20%,而它的比分率应是( )%
A、15
B、20
C、25
D、30

3、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出口组成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

4、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的因数为( )。
A、传质单元高度
B、液气比数
C、传质单元数
D、脱吸因数

5、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遵守( )定律
A、拉乌尔
B、亨利
C、开尔文
D、依数性

6、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均相混合物

7、吸收操作气速一般( )
A、大于泛点气速
B、小于载点气速
C、大于泛点气速而小于载点气速
D、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

8、在吸收操作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操作温度,则吸收率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能判断

9、吸收操作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 )而进行分离的。
A、相对挥发度的不同
B、气化速度的不同
C、溶解度的不同
D、液化速度的不同

10、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m(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1、传质单元数与物系的( )无关。
A、气体处理量
B、吸收剂用量
C、气体的进口、出口浓度和推动力
D、吸收剂进口浓度

12、对于吸收来说,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溶液出口浓度越低,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收剂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将减小
B、吸收剂用量越小,吸收推动力增加
C、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将减小
D、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推动力增加

13、下列是填料特性的有( )。
A、比表面积
B、空隙率
C、填料因子
D、填料密度

14、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B、亨利系数E值越大,为易溶气体
C、亨利系数E值越大,为难溶气体
D、平衡常数m值越大,为难溶气体

15、选择吸收剂时需要考虑的是( )。
A、对溶质的溶解度
B、对溶质的选择性
C、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
D、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16、当气体溶解度很大时,可以采用提高气相湍流强度来降低吸收阻力。

17、乱堆填料安装前,应先在填料塔内注满水。

18、填料塔开车时,我们总是先用较大的吸收剂流量来润湿填料表面,甚至淹塔,然后再调节到正常的吸收剂用量,这样吸收效果较好。

19、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对解吸有利。

20、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用量越多越有利。

21、吸收既可以选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

22、吸收塔在停车时,先卸压至常压后方可停止吸收剂。

23、增大难溶气体的流速,可有效地提高吸收速率。

24、吸收操作的依据是根据混合物的挥发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5、填料塔的液体再分布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壁流的产生。

学习情境六 单元作业

1、简述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

2、影响溶质吸收率的因素有哪些?吸收塔在操作过程中可调节的因素是什么?

3、常压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A。已知操作温度为27℃,混合气体处理量为每小时1100立方米,清水用量为2160Kg/h。若进塔气体中组分A的体积分数为0.05,吸收率为90%。求塔底吸收液的组成X1

学习情境七 干燥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7.1 任务一 除湿方法的认识随堂测验

1、干燥过程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物料表面的水蒸汽压力大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
B、空气主体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的温度
C、空气的湿度小于饱和湿度
D、空气的量必须是大量的

2、以下关于对流干燥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水被气化进入气相
D、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7.3 任务三 湿物料中水分的认识随堂测验

1、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中不能被除去的那部分水称为( )。
A、结合水分
B、平衡水分
C、临界水分
D、非自由水分

2、湿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A、非结合水分
B、结合水分
C、自由水分
D、临界水分

学习情境七 单元作业

1、工业常用干燥方法有哪些?

2、物料中所含水分有哪几种分类?各是什么?

学习情境八 反应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8.1 任务一 流化床反应器的认识及其操作随堂测验

1、流化床反应器( )
A、原料气应从床层上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
B、原料气应从床层下方经分布器分布板进入反应器
C、原料气可以从侧壁均匀的分布进入
D、反应后的产物从床层下部引出

2、流化床反应器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即壳体、气体分布装置、( )、换热装置、气固分离装置和固体颗粒的加卸装置所构成
A、搅拌器
B、内部构件
C、导流筒
D、密封装置

3、对气—固相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气速应( )。
A、大于临界流化速度
B、小于临界流化速度
C、大于临界流化速度而小于带出速度
D、大于带出速度

学习情境七、八 单元测验

1、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固体颗粒的运动形式可以近似看作( )
A、活塞流
B、平推流
C、理想混合
D、理想置换

2、流化床反应器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气体分布装置,换热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和( )
A、搅拌器
B、内部构件
C、导流筒
D、密封装置

3、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
A、流化床
B、移动床
C、间歇
D、连续

4、在硫酸生产中,硫铁矿沸腾焙烧炉属于( )
A、固定床反应器
B、流化床反应器
C、管式反应器
D、釜式反应器

5、( )是根据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中所含水分能否用干燥的方加以除去来划分的。
A、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B、结合水分和平衡水分
C、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D、自由水分和结合水分

6、不能用普通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 )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自由水分
D、平衡水分

7、干燥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物料内部温度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温度
B、物料内部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
C、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
D、物料表面温度必须大于空气温度

8、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

9、气流干燥器适用于干燥( )介质。
A、热固性
B、热敏性
C、热稳定性
D、一般性

10、在对流干燥操作中将空气加热的目的是( )
A、提高温度
B、增大相对湿度
C、降低绝对湿度
D、降低相对湿度

11、干燥硫化氢气体中的水分可以用浓硫酸。

12、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13、对于一定的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则其湿球温度愈低。

14、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为结合水分。

15、热能去湿方法即固体的干燥操作。

16、选择干燥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干燥器生产能力的大小。

17、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的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划分只与物料本身性质有关,而与空气状态无关。

18、按照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可把反应器分成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19、流化床中,由于床层内流体和固体剧烈搅动混合,使床层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现象。

20、生产合成氨、甲醛、丙烯腈等反应器都属于流化床反应器。

学习情境八 单元作业

1、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停车步骤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A、可挥发
B、不挥发
C、易挥发
D、难挥发

2、对于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而言,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相差越大,用蒸馏方法分离该物系就越( )。
A、完全
B、不完全
C、容易
D、困难

3、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
A、相对挥发度大于1
B、操作压力小于饱和蒸气压
C、操作温度大于泡点温度
D、回流

4、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 )。
A、只进行传质作用
B、只进行传热作用
C、同时进行传热传质作用
D、都不进行

5、精馏塔提馏段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30kmol/h,若原料量为50kmol/h,饱和液体进料,则精馏段的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 )。
A、50kmol/h
B、30kmol/h
C、20kmol/h
D、以上都有可能

6、吸收是分离( )单元操作。
A、均相气体混合物
B、均相液体混合物
C、固体混合物
D、非均相物系

7、吸收过程能够进行的条件是( )。
A、p=p*
B、p>p*
C、p<p*
D、无法判断

8、某一吸收任务,当VB,Y1,Y2及X2一定时,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所需填料层高度Z , 液相出口浓度Xl 。下面填空答案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9、若氨-空气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率为0.2,其氨的摩尔比为( )kmolNH3/kmol空气。
A、0.5
B、1
C、0.25
D、0.333

10、填料塔内,用于改善液体壁流现象的部件是( )。
A、填料支承装置
B、液体分布器
C、液体再分布器
D、除沫器

11、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A、冷凝器
B、蒸发器
C、再沸器
D、换热器

12、( )可以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
A、减压降温
B、减压升温
C、加压降温
D、加压升温

13、干燥过程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物料表面的水蒸汽压力大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
B、空气主体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的温度
C、空气的湿度小于饱和湿度
D、空气的量必须是大量的

14、气流干燥器适合于干燥( )固体物料。
A、热固性
B、热敏性
C、热稳定性
D、一般性

15、对于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和露点温度td的大小关系为:( )。
A、t>td>tw
B、t>tw>td
C、tw>t>td
D、tw=t=td

16、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中不能够去除的水分称为( )。
A、非结合水分
B、结合水分
C、自由水分
D、平衡水分

17、固定床反应器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原料气标准体积流量,称为( )。
A、速度
B、空间速度
C、空时收率
D、空间体积

18、流化床反应器具有传质、传热速率 ,床层温度 ,操作 等突出优点,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不适宜用于单程转化率 的反应。以下填空答案正确的是( )。
A、高 高 稳定 很高
B、高 均匀 稳定 很高
C、高 低 稳定 很高
D、高 均匀 稳定 较低

19、反应物在流经固定床床层后,单位质量(或体积)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目的产物的质量,称为( )。
A、速度
B、空间速度
C、空时收率
D、空间体积

20、在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经过预热器后,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湿空气的比容增加
B、湿空气的焓增加
C、湿空气的湿度下降
D、空气的吸湿能力增加

21、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A、塔压下降
B、吸收剂升温
C、吸收剂用量增大
D、吸收剂纯度下降

22、下列几项中哪一项不能正确反映填料特性的是( )
A、比表面积
B、体积
C、空隙率
D、密度

23、有关精馏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流是精馏操作稳定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B、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应采用加压操作。
C、雾沫挟带过量是造成精馏塔液泛的原因之一。
D、精馏塔采用饱和蒸汽进料时,精馏段与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流量相等。

24、在对流干燥流程中,空气经过预热器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其温度    ,焓值   ,相对湿度 ,吸湿能力 。
A、空气的温度增加
B、空气的湿度减小
C、空气的焓值增加
D、空气的比容减小

25、有关化学反应器,下列说中错误的是( )。
A、釜式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
B、对于同一个反应,在连续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内的反应速度大于间歇操作的釜式反应器的反应速度。
C、反应釜加强搅拌的目的是强化传热和传质。
D、釜式反应器一般用于强放热反应。

26、对于难溶的低浓度气体物质的吸收过程,若总压增大,则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常数m增大。(注:总压不超过5大气压)

27、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可通过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来实现。

28、流化床反应器中,由于床层内流体和固体剧烈搅动混合,床层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了过热现象。

29、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都可用于均相反应过程。

30、对流干燥后湿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所接触的空气有关,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则物料的平衡含水量越小。

31、管式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模型是全混流。

32、在筛板、浮阀、泡罩、喷射四种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筛板塔。

33、精馏塔稳定操作时,从上到下温度及液体中的重组分均逐渐增大。

34、在精馏操作中,进料的热状况不同,提馏段操作线的位置不同。

35、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差越大,说明该空气偏移饱和程度就越远。

学习通化工单元操作技术_3

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工操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习通化工单元操作技术_3:

一、化工反应器的操作技术

化工反应器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操作技术对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操作反应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加料、加药技术
  • 搅拌技术
  • 控制温度、压力的技术
  • 操作反应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化工蒸馏塔的操作技术

化工蒸馏塔是化工生产中用于分离混合气体或液体的一种设备,其操作技术对于分离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操作蒸馏塔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进料技术
  • 加热技术
  • 控制塔顶和塔底的温度、压力的技术
  • 操作蒸馏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化工换热器的操作技术

化工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之一,其操作技术对于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操作换热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控制进出口温度、压力的技术
  • 控制换热器壳体的温度、压力的技术
  • 操作换热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技术

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安全运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掌握
  • 安全操作流程的掌握
  • 应急处理技术的掌握
  • 危险品的正确存放和使用技术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学习通化工单元操作技术_3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化工从业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