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33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中级宏观经济学_2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13 min read

mooc中级宏观经济学_2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2. 衡量

第2章作业

1、中级解释什么是宏观后作链式加权法。

1. 导论

第1章作业

1、经济1.课本第29页的学期复习题,第8、末答9、案慕案12题。课课 解释实验为何难以在宏观经济学中进行。业答为什么宏观经济学模型有用?我们如何确定它们是中级否有用? 注1: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请简要回答,宏观后作可以用自己的经济语言。 注2:另外我们也提到:(i)评价不同经济理论时,学期会用逻辑性和经验性——由于经济学难以做可控的末答实验,所以用自然实验或经验数据代替实验——检验理论;(ii)如果有多个理论都满足以上标准,案慕案则选择最为简单的课课那个——奥卡姆剃刀原则。 注3:附件中弗里德曼所著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以及链接中的"The Criteria for Science and Scientific Theories" (科学和科学理论的准则:http://www.learnreligions.com/criteria-for-science-and-scientific-theories-250570)或许能帮到您。 除上述主题外,该文也谈到实证(positive)经济学和规范(normative)经济学的区别。注意区分“实证研究vs.理论研究”与“实证经济学vs.规范经济学”中的实证是哪一个实证。实证研究中的实证是empirical一词,或翻译为经验。 如有特别的观点和想法,请发布到讨论区。

3. 经济周期的衡量

第3章作业

1、宏观经济学家对联动的哪三个特征感兴趣?您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会有与课本中完全一致的表现吗?

4. 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工作-闲暇决策和利润最大化

第4章作业

1、本次作业内容来自于课后复习题。请简要回答: 当消费者在其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消费束时,需满足什么条件?

5. 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

第5章作业

1、解释第一福利定理和第二福利定理的区别。这两个定理为什么有用。

6. 搜寻和失业

第6章作业

1、本章介绍的模型是用于解释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还是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有哪些理论?周期性失业如何解释?

7. 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索洛

第7章作业

1、七个经济增长事实的内容是什么?

8. 各国收入差距与内生增长

第8章作业

1、如果世界各国最初除了劳均资本水平之外其他方面都相同,索洛模型对这些国家的长期发展会作出怎样的预测?这个预测与经验数据相符吗?

9. 两时期模型:消费-储蓄决策与信贷市场

第9章作业

1、本次作业内容来自于课后复习题。请简要回答: 当期收入增加对每一时期的消费和储蓄有何影响?未来收入增加对每一时期的消费和储蓄有何影响?

10. 信贷市场缺陷:信贷摩擦、金融危机和社会保障

第10章作业

1、信贷市场缺陷的两大根源是什么?

11. 包含投资的实际跨期模型

第11章作业

1、典型企业在确定其最优投资时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12. 货币、银行、价格和货币政策

第12章作业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13. 价格和工资具有灵活性的经济周期模型

第13章作业

1、为什么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货币是中性的?

15. 商品和资产的国际贸易

第15章作业

1、什么是小型开放经济?用小型开放经济模型解释一国发生的经济事件为什么是恰当的?

16.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第16章作业

1、请解释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不是独立的。

17. 货币、通货膨胀和银行

第17章作业

1、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提高会有什么影响?通货膨胀的成本是什么?

18. 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和中央银行承诺

第18章作业

1、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是什么?

期末考试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哪一个外生因素所引起的对经济的冲击,最接近于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意义上的“太阳黑子”所发挥的作用?
A、太阳黑子爆发,并未对人们形成心理上的影响,但使当期农业生产中的生产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B、假定最新颁布的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将睡眠时间从原有的8小时延长至12小时,这使消费者的时间禀赋(非睡眠时间)h 由16小时变为12小时。
C、假设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多劳动会延年益寿。这项研究成果被广为相信,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改变:对于任意的消费和闲暇量,消费者的闲暇对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都提高了。
D、官员的鼓舞性声明,让人们普遍感到乐观。

2、就货币跨期模型而言,以下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A、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其收益率低于其他资产。但是,代表性消费者不得不持有货币余额,以用来购买现金商品。因此,货币反映出扭曲效应,货币跨期模型的竞争性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B、由于代表性消费者不得不持有货币,而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将引起通货膨胀率的相应变化,这会使代表性消费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发生改变,进而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因此,货币跨期模型中的货币不是超中性的。
C、弗里德曼规则要求货币供给增长率为负,这样才能保证长期通货膨胀率为零。其原因是人们不得不持有货币,而持有货币的全部机会成本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D、由于货币的存在打入了一个楔子,所以即便是“以直升飞机撒钱”形式的一次性货币供给增加,也会影响实际变量,因此,模型中的货币总是非中性的。

3、竞争性均衡出现时,以下哪一项不一定发生:
A、消费者和厂商是价格接受者
B、税收为零
C、所有市场出清
D、消费者和厂商作出了最优决策

4、根据凯恩斯协调失效理论,经济周期的主要成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

5、使一国生活水平在长期上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低通货膨胀
B、购买持续增长
C、人口增长
D、技术进步

6、假定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下列哪个情形不能使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
A、借贷只能发生在私人部门,且消费者存活时间有限:消费者只能存活两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均有新的消费者出生;而且,同一个时期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不能进行借贷,老年人无法通过社会保障与年轻时的自己借贷,年轻人无法通过遗产和未出生的人借贷。
B、经济中某些消费者是借出者,而某些消费者是借入者。
C、税收不是以一次总付税形式征收的。
D、信贷市场不完全,使得借款的实际利率事实上要高于贷款的实际利率。

7、假定代表性厂商的可用资本突然间减少,其劳动需求将如何变化?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

8、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接近于下面哪一种论述?
A、对贸易进行管制是必要的
B、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C、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社会计划者的)帕累托最优解等价于竞争性均衡
D、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都是

9、如果竞争性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这不可能是由于以下哪一种原因所致?
A、不公平
B、外部性
C、扭曲性税收
D、企业不是价格接收者

10、索洛模型(Solow model)强调了生产中哪一种因素的作用?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自然资源

11、“技术进步将导致人口增加,而不会对平均生活水平带来任何改善”,这一观点是由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A、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与斯蒂芬·帕伦特(Stephen Parente)
B、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
C、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
D、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2、条件趋同(conditional convergence)的含义是
A、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扩大
B、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保持不变
C、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减小
D、穷国和富国的增长没有系统性的特征

13、马尔萨斯模型中,生产食物的技术进步可能会
A、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提高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
B、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降低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
C、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对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没有影响
D、对人口的均衡规模和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没有影响

14、在内生增长模型中,积累人力资本的时间增加,将会
A、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提高产出增长率
B、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降低产出增长率
C、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提高产出增长率
D、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降低产出增长率

15、弗里德曼规则(Friedman rule)是最优的,因为
A、物价的下降将使家庭能买到更多的消费品
B、中央银行将货币供给控制得更好
C、货币是中性
D、家庭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将不再有差别

16、根据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理论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因为
A、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
B、中央银行试图稳定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
C、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D、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17、中央银行承诺与以下哪一个问题具有紧密联系?
A、时间不一致性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外部性

18、根据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经济政策的改变将对以下哪一项产生显著影响?
A、自然资源的可利用量
B、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
C、消费者的偏好
D、以上都不是

19、根据货币意外理论,经济周期的主要成因是
A、总需求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交替

20、在某些情形下,预算赤字不会发生影响,这一观点
A、称作弗里德曼-卢卡斯理论
B、称作李嘉图等价定理
C、由Edward Prescott和Finn Kydland提出
D、是十分荒谬的

21、若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增加,除导致通货膨胀率的等量增加外,没有对任何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则我们称
A、古典二分法失效
B、货币是中性的
C、货币是超中性的
D、货币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22、“经济行为人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因为他们会有效地利用所有信息”,这种观点叫做
A、一致性假说
B、理性预期假说
C、信息有效假说
D、最大化行为原则

23、在中央银行认知情形中,如果中央银行相信菲利普斯曲线是稳定的,它将选择一个菲利普斯曲线上的点,在这一点,产出将
A、低于趋势,且通货膨胀比预期通货膨胀低
B、低于趋势,且通货膨胀比预期通货膨胀高
C、高于趋势,且通货膨胀将比预期通货膨胀低
D、高于趋势,通且通货膨胀将比预期通货膨胀高

24、在一个模型中,一些产品必须用手中的现金购买,该模型叫作
A、货币效用(money-in-utility)模型
B、现金先行(cash-in-advance)模型
C、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模型
D、货币意外模型(money surprise)模型

25、以下哪一项会增加货币需求?
A、银行系统的崩溃
B、网上银行的出现
C、ATM更容易使用到
D、储蓄保险的引入

26、恶性通货膨胀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产出需求的剧烈增加
B、无法通过税收和债务的方式为其支出筹资
C、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
D、过于强势的工会组织

27、货币中性的含义是
A、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独立性
B、货币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
C、货币的变动不影响通货膨胀
D、货币增长率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

28、当名义利率上升,对银行信用卡服务的需求将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9、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认为
A、当某些条件成立时,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B、竞争性均衡总是帕累托最优的
C、当某些条件成立时,帕累托最优是竞争性均衡
D、帕累托最优总是竞争性均衡

30、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经济周期的起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的交替

31、在协调失效模型中,存在
A、行为人并未采取理性行为
B、多重均衡
C、过于庞大
D、税率过高

32、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33、以下哪种情况肯定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A、中央银行从居民手中购买债券
B、一居民购买了某大型公司的债券
C、购买增加
D、某公司向公众增发股票,并用之扩大投资

34、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A、根据其售价计入总产出
B、不计入总产出,因为它通常是免费提供的
C、是被计入投资的,因为它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
D、其价值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它没有市场价值

35、如果你是一个债务人,你会喜欢
A、通货紧缩
B、反通货膨胀
C、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D、预期的通货膨胀

3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B、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C、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3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
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
C、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38、由于劳动市场中的不完全信息所引起的失业属于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39、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
D、活期存款

40、根据索洛模型,n表示人口增长,d表示折旧率,z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人均资本变化等于
A、szf(k) + (n+d)k
B、szf(k) + (n-d)k
C、szf(k) - (n+d)k
D、szf(k) - (n-d)k

41、竞争性均衡因扭曲性税收的存在而没有达到帕累托在最优,这是因为
A、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受到了扭曲
B、厂商不再最大化其利润
C、浪费了它的收益
D、消费者面对与厂商不同的工资

42、部分消费者在他们借入时支付的利率,相较他们在借出时得到的利率更高。这个现象是以下哪一种理论的一个典型实例?
A、非理性行为
B、信贷市场不完善
C、李嘉图等价
D、公共债务负担

43、利差是
A、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差别
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别
C、贷出利率和借入利率之间的差别
D、公共利率和商业利率之间的差别

44、如果消费者受到抵押品约束的限制,抵押品的价格降低会
A、没有任何影响
B、当期消费增加,未来消费减少
C、当期消费减少,未来消费不变
D、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减少

45、为什么消费者能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中获益?
A、因为它会保持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再分配
B、因为这是比税收更好的一种筹资的方式
C、它迫使人们储蓄更多
D、在有着足够高的人口增长率时,更多的年轻人能为老年人贡献更多的福利

46、对数人均实际GDP的经济周期成分等于
A、对数实际GDP - 对数趋势GDP
B、对数趋势GDP ÷ 对数实际GDP
C、对数趋势GDP - 对数实际GDP
D、对数实际GDP ÷ 对数趋势GDP

47、总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取舍
A、在理论中是可能的,但是在现实中从未见过
B、可能在短期中存在,但在长期中不存在
C、可能在长期中存在,但在短期中不存在
D、短期中和长期中都存在

48、当购买增加提高了一些人的收入,而且,这些人把他们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于增加的消费品支出时,我们看到了以下哪一项的证明
A、乘数效应
B、投资加速数
C、挤出效应
D、费雪效应

4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企业借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石油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50、以下各项中,中央银行能够准确地控制的是
A、货币供给
B、货币乘数的大小
C、高能货币的数量
D、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51、若长期货币政策的实行遵从弗里德曼规则,其结果将是
A、通货紧缩
B、通货膨胀
C、既非通货膨胀又非通货紧缩
D、超速通货膨胀

52、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因为
A、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
B、中央银行试图稳定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
C、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D、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53、竞争性均衡因扭曲性税收的存在而没有达到帕累托在最优,这是因为
A、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收到了扭曲
B、厂商不再最大化其利润
C、浪费了它的收益
D、消费者面对与厂商不同的工资

54、马尔萨斯模型预测
A、人口将保持增长
B、生活水平将保持增长
C、健康程度提高增进了生活水平
D、人口控制改善了生活水平

55、在索洛外生增长模型的稳定状态中,储蓄率的提高将
A、增加劳均产出,增加劳均资本
B、增加劳均产出,降低劳均资本
C、降低劳均产出,增加劳均资本
D、降低劳均产出,降低劳均资本

56、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经济周期的起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的交替

57、以下哪一项会增加货币需求
A、银行系统的崩溃
B、网上银行的出现
C、ATM更容易使用到
D、储蓄保险的引入

58、根据弗里德曼-卢卡斯货币意外模型,存在以下变量间的稳定关系
A、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水平
B、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对趋势的偏离
C、通货膨胀率对其预期的偏离和实际产出水平
D、通货膨胀率对其预期的偏离和实际产出对其趋势的偏离

59、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时,它遇到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困难是
A、观察名义利率
B、观察实际利率
C、预计货币需求函数的移动,并立即观察到产出和价格的变化
D、预计货币供给的移动,并立即观察到产出和价格的变化

60、在两产品的一时期模型中,当贸易条件恶化时
A、出口一定减少,进口一定增加
B、出口一定减少,对进口的影响无法确定
C、对出口的影响无法确定,进口一定增加
D、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都无法确定

61、在灵活汇率的情形下,本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
A、本国通货的实际汇率上升
B、本国通货的实际汇率下降
C、本国通货的汇率将下降(贬值)
D、本国通货的汇率将上升(升值)

期末考试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哪一个外生因素所引起的对经济的冲击,最接近于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意义上的“太阳黑子”所发挥的作用?
A、太阳黑子爆发,并未对人们形成心理上的影响,但使当期农业生产中的生产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B、假定最新颁布的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将睡眠时间从原有的8小时延长至12小时,这使消费者的时间禀赋(非睡眠时间)h 由16小时变为12小时。
C、假设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多劳动会延年益寿。这项研究成果被广为相信,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改变:对于任意的消费和闲暇量,消费者的闲暇对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都提高了。
D、官员的鼓舞性声明,让人们普遍感到乐观。

2、就货币跨期模型而言,以下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A、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其收益率低于其他资产。但是,代表性消费者不得不持有货币余额,以用来购买现金商品。因此,货币反映出扭曲效应,货币跨期模型的竞争性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B、由于代表性消费者不得不持有货币,而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将引起通货膨胀率的相应变化,这会使代表性消费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发生改变,进而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因此,货币跨期模型中的货币不是超中性的。
C、弗里德曼规则要求货币供给增长率为负,这样才能保证长期通货膨胀率为零。其原因是人们不得不持有货币,而持有货币的全部机会成本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D、由于货币的存在打入了一个楔子,所以即便是“以直升飞机撒钱”形式的一次性货币供给增加,也会影响实际变量,因此,模型中的货币总是非中性的。

3、竞争性均衡出现时,以下哪一项不一定发生:
A、消费者和厂商是价格接受者
B、税收为零
C、所有市场出清
D、消费者和厂商作出了最优决策

4、根据凯恩斯协调失效理论,经济周期的主要成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

5、使一国生活水平在长期上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低通货膨胀
B、购买持续增长
C、人口增长
D、技术进步

6、假定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下列哪个情形不能使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
A、借贷只能发生在私人部门,且消费者存活时间有限:消费者只能存活两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均有新的消费者出生;而且,同一个时期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不能进行借贷,老年人无法通过社会保障与年轻时的自己借贷,年轻人无法通过遗产和未出生的人借贷。
B、经济中某些消费者是借出者,而某些消费者是借入者。
C、税收不是以一次总付税形式征收的。
D、信贷市场不完全,使得借款的实际利率事实上要高于贷款的实际利率。

7、假定代表性厂商的可用资本突然间减少,其劳动需求将如何变化?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

8、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接近于下面哪一种论述?
A、对贸易进行管制是必要的
B、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C、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社会计划者的)帕累托最优解等价于竞争性均衡
D、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都是

9、如果竞争性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这不可能是由于以下哪一种原因所致?
A、不公平
B、外部性
C、扭曲性税收
D、企业不是价格接收者

10、索洛模型(Solow model)强调了生产中哪一种因素的作用?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自然资源

11、“技术进步将导致人口增加,而不会对平均生活水平带来任何改善”,这一观点是由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A、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与斯蒂芬·帕伦特(Stephen Parente)
B、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
C、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
D、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2、条件趋同(conditional convergence)的含义是
A、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扩大
B、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保持不变
C、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将减小
D、穷国和富国的增长没有系统性的特征

13、马尔萨斯模型中,生产食物的技术进步可能会
A、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提高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
B、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降低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
C、增加人口的均衡规模,对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没有影响
D、对人口的均衡规模和劳均消费的均衡水平没有影响

14、在内生增长模型中,积累人力资本的时间增加,将会
A、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提高产出增长率
B、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降低产出增长率
C、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提高产出增长率
D、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降低产出增长率

15、弗里德曼规则(Friedman rule)是最优的,因为
A、物价的下降将使家庭能买到更多的消费品
B、中央银行将货币供给控制得更好
C、货币是中性
D、家庭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将不再有差别

16、根据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理论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因为
A、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
B、中央银行试图稳定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
C、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D、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17、中央银行承诺与以下哪一个问题具有紧密联系?
A、时间不一致性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外部性

18、根据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经济政策的改变将对以下哪一项产生显著影响?
A、自然资源的可利用量
B、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
C、消费者的偏好
D、以上都不是

19、根据货币意外理论,经济周期的主要成因是
A、总需求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交替

20、在某些情形下,预算赤字不会发生影响,这一观点
A、称作弗里德曼-卢卡斯理论
B、称作李嘉图等价定理
C、由Edward Prescott和Finn Kydland提出
D、是十分荒谬的

21、若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增加,除导致通货膨胀率的等量增加外,没有对任何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则我们称
A、古典二分法失效
B、货币是中性的
C、货币是超中性的
D、货币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22、“经济行为人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因为他们会有效地利用所有信息”,这种观点叫做
A、一致性假说
B、理性预期假说
C、信息有效假说
D、最大化行为原则

23、在中央银行认知情形中,如果中央银行相信菲利普斯曲线是稳定的,它将选择一个菲利普斯曲线上的点,在这一点,产出将
A、低于趋势,且通货膨胀比预期通货膨胀低
B、低于趋势,且通货膨胀比预期通货膨胀高
C、高于趋势,且通货膨胀将比预期通货膨胀低
D、高于趋势,通且通货膨胀将比预期通货膨胀高

24、在一个模型中,一些产品必须用手中的现金购买,该模型叫作
A、货币效用(money-in-utility)模型
B、现金先行(cash-in-advance)模型
C、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模型
D、货币意外模型(money surprise)模型

25、以下哪一项会增加货币需求?
A、银行系统的崩溃
B、网上银行的出现
C、ATM更容易使用到
D、储蓄保险的引入

26、恶性通货膨胀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产出需求的剧烈增加
B、无法通过税收和债务的方式为其支出筹资
C、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
D、过于强势的工会组织

27、货币中性的含义是
A、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独立性
B、货币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
C、货币的变动不影响通货膨胀
D、货币增长率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

28、当名义利率上升,对银行信用卡服务的需求将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9、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认为
A、当某些条件成立时,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B、竞争性均衡总是帕累托最优的
C、当某些条件成立时,帕累托最优是竞争性均衡
D、帕累托最优总是竞争性均衡

30、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经济周期的起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的交替

31、在协调失效模型中,存在
A、行为人并未采取理性行为
B、多重均衡
C、过于庞大
D、税率过高

32、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33、以下哪种情况肯定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A、中央银行从居民手中购买债券
B、一居民购买了某大型公司的债券
C、购买增加
D、某公司向公众增发股票,并用之扩大投资

34、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A、根据其售价计入总产出
B、不计入总产出,因为它通常是免费提供的
C、是被计入投资的,因为它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
D、其价值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它没有市场价值

35、如果你是一个债务人,你会喜欢
A、通货紧缩
B、反通货膨胀
C、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D、预期的通货膨胀

3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B、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C、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3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
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
C、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38、由于劳动市场中的不完全信息所引起的失业属于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39、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
D、活期存款

40、根据索洛模型,n表示人口增长,d表示折旧率,z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人均资本变化等于
A、szf(k) + (n+d)k
B、szf(k) + (n-d)k
C、szf(k) - (n+d)k
D、szf(k) - (n-d)k

41、竞争性均衡因扭曲性税收的存在而没有达到帕累托在最优,这是因为
A、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受到了扭曲
B、厂商不再最大化其利润
C、浪费了它的收益
D、消费者面对与厂商不同的工资

42、部分消费者在他们借入时支付的利率,相较他们在借出时得到的利率更高。这个现象是以下哪一种理论的一个典型实例?
A、非理性行为
B、信贷市场不完善
C、李嘉图等价
D、公共债务负担

43、利差是
A、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差别
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别
C、贷出利率和借入利率之间的差别
D、公共利率和商业利率之间的差别

44、如果消费者受到抵押品约束的限制,抵押品的价格降低会
A、没有任何影响
B、当期消费增加,未来消费减少
C、当期消费减少,未来消费不变
D、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减少

45、为什么消费者能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中获益?
A、因为它会保持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再分配
B、因为这是比税收更好的一种筹资的方式
C、它迫使人们储蓄更多
D、在有着足够高的人口增长率时,更多的年轻人能为老年人贡献更多的福利

46、对数人均实际GDP的经济周期成分等于
A、对数实际GDP - 对数趋势GDP
B、对数趋势GDP ÷ 对数实际GDP
C、对数趋势GDP - 对数实际GDP
D、对数实际GDP ÷ 对数趋势GDP

47、总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取舍
A、在理论中是可能的,但是在现实中从未见过
B、可能在短期中存在,但在长期中不存在
C、可能在长期中存在,但在短期中不存在
D、短期中和长期中都存在

48、当购买增加提高了一些人的收入,而且,这些人把他们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于增加的消费品支出时,我们看到了以下哪一项的证明
A、乘数效应
B、投资加速数
C、挤出效应
D、费雪效应

4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企业借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石油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50、以下各项中,中央银行能够准确地控制的是
A、货币供给
B、货币乘数的大小
C、高能货币的数量
D、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51、若长期货币政策的实行遵从弗里德曼规则,其结果将是
A、通货紧缩
B、通货膨胀
C、既非通货膨胀又非通货紧缩
D、超速通货膨胀

52、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因为
A、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
B、中央银行试图稳定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
C、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D、财政当局试图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实际产出,且银行部门活动增加带来了存款量增加

53、竞争性均衡因扭曲性税收的存在而没有达到帕累托在最优,这是因为
A、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收到了扭曲
B、厂商不再最大化其利润
C、浪费了它的收益
D、消费者面对与厂商不同的工资

54、马尔萨斯模型预测
A、人口将保持增长
B、生活水平将保持增长
C、健康程度提高增进了生活水平
D、人口控制改善了生活水平

55、在索洛外生增长模型的稳定状态中,储蓄率的提高将
A、增加劳均产出,增加劳均资本
B、增加劳均产出,降低劳均资本
C、降低劳均产出,增加劳均资本
D、降低劳均产出,降低劳均资本

56、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经济周期的起因是
A、对总需求的冲击
B、货币因素
C、技术冲击
D、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的交替

57、以下哪一项会增加货币需求
A、银行系统的崩溃
B、网上银行的出现
C、ATM更容易使用到
D、储蓄保险的引入

58、根据弗里德曼-卢卡斯货币意外模型,存在以下变量间的稳定关系
A、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水平
B、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对趋势的偏离
C、通货膨胀率对其预期的偏离和实际产出水平
D、通货膨胀率对其预期的偏离和实际产出对其趋势的偏离

59、中央银行试图稳定物价水平时,它遇到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困难是
A、观察名义利率
B、观察实际利率
C、预计货币需求函数的移动,并立即观察到产出和价格的变化
D、预计货币供给的移动,并立即观察到产出和价格的变化

60、在两产品的一时期模型中,当贸易条件恶化时
A、出口一定减少,进口一定增加
B、出口一定减少,对进口的影响无法确定
C、对出口的影响无法确定,进口一定增加
D、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都无法确定

61、在灵活汇率的情形下,本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
A、本国通货的实际汇率上升
B、本国通货的实际汇率下降
C、本国通货的汇率将下降(贬值)
D、本国通货的汇率将上升(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