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2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4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47 min read

尔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4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单元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一)

单元二测验

1、尔雅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冲压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
A、光亮带
B、工艺毛刺
C、模具断裂带
D、设计圆角带

2、答案模具的学习合理间隙是靠 _______________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通课凸模
B、后作凹模
C、业答凸模和凹模
D、尔雅凸凹模

3、冲压冲制一工件,工艺冲裁力为F,模具采用刚性卸料、设计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 ___________ 。
A、冲裁力+卸料力
B、冲裁力+推料力
C、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
D、冲裁力+卸料力+顶件力

4、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_______________ 。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D、单工序模

5、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 ________________ 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
B、侧刃 + 导正销
C、固定挡料销 + 始用挡料销
D、始用挡料销

6、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

7、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冲裁,不仅可以降低冲裁力,而且也能减少冲裁功。 ( )

8、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方向送进称为送料定距。( )

9、在级进模中,根据零件的成形规律对排样的要求,需要弯曲、拉深、翻边等成形工序的冲压件,位于成形过程变形部位上的孔,应安排在成形工位之前冲出。 ( )

10、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

11、冲裁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2、在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间隙。

13、冲孔时,凸模刃口的尺寸应________或________冲孔件的________极限尺寸。

14、落料时,应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配制_________________,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15、凸、凹模分开制造时,它们的制造公差应符合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第三单元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单元三测验

1、以下不属于弯曲变形过程的是_________。
A、弹性弯曲变形
B、塑性弯曲变形
C、弹—塑性弯曲变形
D、塑—弹性弯曲变形

2、校正弯曲可以有效的防止________。
A、回弹
B、拉裂
C、起皱
D、破裂

3、弯曲变形的区域主要发生在________。
A、中性层
B、弯曲圆角部分
C、板料外侧
D、板料中间

4、对一些硬材料和已经冷作硬化的材料,弯曲前先进行_______处理,降低其硬度以减少弯曲时的回弹。
A、正火
B、退火
C、回火
D、淬火

5、以下不属于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减小回弹的是_________。
A、采用热处理工艺
B、增加校正工序
C、选择合适的材料
D、采用拉弯工艺

6、弯曲回弹对弯曲件的精度没有影响。

7、弯曲变形的过程一般经历弹性弯曲变形、弹—塑性弯曲变形、塑性弯曲变形三个阶段。

8、板料从平面弯曲成一定角度和形状,其变形过程是围绕着中性层区域展开的,中性层区域为主要变形区。

9、板料塑性弯曲时,变形区内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只与板料的弯曲变形程度有关,而与弯曲毛坯的相对宽度无关

10、当弯曲件质量要求高时,可以采取在变形部位预做圆弧切口的方法防止畸变。

11、相对弯曲半径r/t 愈小,则回弹值愈小

12、在满足弯曲件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弹性模数E大、屈服极限σs小,机械性能比较稳定的材料,以减少弯曲时的回弹

13、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衡量弯曲变形程度的主要标志

14、带有切口弯曲的工件,弯曲部分一般应做成梯形以便于出模

15、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中间,后弯两端。

第四单元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单元四测验

1、以下不属于拉深成形障碍的是
A、回弹
B、拉裂
C、起皱
D、硬化

2、在拉深薄板料时容易发生的成形障碍是
A、硬化
B、起皱
C、回弹
D、拉裂

3、通常称的“危险断面”指的是_______的地方
A、筒壁与底部转角稍上
B、筒壁
C、平面凸缘部分
D、圆筒底部

4、防止起皱在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A、减小拉深力
B、选择合理材料
C、增加热处理工序
D、增设压边圈

5、拉深系数应
A、≥1
B、<1
C、=1
D、>1

6、起皱只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不影响模具的寿命

7、通常称的“危险断面”指的是在拉深成形过程中的筒壁底部

8、增加凸模的表面粗糙度有利于防止拉裂

9、拉深是一个塑性变形过程,材料变形后不会发生加工硬化

10、防止起皱在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减小拉深力

11、多次拉深工件,应考虑退火以恢复其塑性。

12、拉深变形制件的平面凸缘部分是主变形区。

13、拉深变形制件的凹模圆角部分和凸模圆角部分是主变形区

14、在拉深成形中最常遇到的是起皱和拉裂

15、拉深与冲裁相比,凸、凹模的工作部分不应有锋利的刃口,而应具有一定的圆角,凸、凹模间的单边间隙稍大于料厚

第五单元 其他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单元五测验

1、下列变形中出现的失稳不可能出现起皱的是
A、缩口
B、拉深
C、翻边
D、胀形

2、由于胀形时坯料处于双向受拉的应力状态,所以变形区的材料不会产生破裂

3、由于胀形时坯料处于双向受拉的应力状态,所以变形区的材料不会产生失稳 现 象,成形以后的冲件表面光滑、质量好。

4、校形工序大都安排在冲裁、弯曲、拉深等工序之前。

5、压缩类外缘翻边与伸长类外缘翻边的共同特点是:坯料变形区在切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伸长类变形,边缘容易拉裂。

6、翻孔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尽量取大些,以利于翻孔变形。

7、翻孔的变形程度以翻孔前孔径d与翻孔后孔径D的比值 K 来表示。K 值愈小,则变形程度愈大。

8、? 胀形变形区内金属处于 ___________的应力状态,其成形极限将受到___________的限制,材料的___________愈好 、加工硬化可能达到的极限变形程度就愈大。

9、翻孔是在_____ 上冲制出竖立边缘的成形方法。

10、翻孔时坯料的变形区是______ 的环形部分。

11、压缩类外缘翻边变形区主要为切向受压,在变形过程中,材料容易______

12、校平和整形工序大都是在_____ 等工序之后进行,以便使冲压件的平面度、圆角半径或某些形状尺寸经过校形后达到产品的要求

13、校形与整形工序的特点之一是:只在工序件局部位置_______ ,以达到提高零件的形状与尺寸精度的要求。

14、成形工序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 的形状。

15、翻孔时坯料变形区受两向拉应力即 _____和 _____ 的作用,其中 切向拉应力 是最大的主应力。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期末考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

1、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大小的参数是( )。
A、s/ r
B、r/t
C、E/s
D、E/t

2、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凸缘部位
D、侧壁

3、下列系数大于1的是( )。
A、拉伸系数
B、空心毛坯胀形系数
C、翻孔系数
D、铰链弯曲中性层的位移系数

4、下列变形中出现的失稳不可能出现起皱的是( )。
A、缩口
B、拉深
C、翻边
D、胀形

5、冷轧板材一般都具有方向性,因此一个制件如各个方向都有弯曲形状,制订弯曲方案时弯曲方向应该是
A、沿着板材轧制方向
B、垂直板材轧制方向
C、与板材轧制方向成一定的角度
D、与方向没有关系,任意方向影响不大

6、在级进弯曲工艺中,如果在送料方向有向下弯曲的形状,为了弯曲后条料的送进,在设计模具则需要设计
A、托料装置
B、导向装置
C、运动转换装置
D、模具结构微调装置

7、特别小的凸模可以采用 来增强刚性
A、平刃
B、斜刃
C、护套
D、增加长度

8、不属于卸料板功能的是 。
A、卸料
B、压料
C、保护凸模
D、导正凸模

9、模具结构中,凸模的材质一般为 。
A、A3钢
B、铸铁
C、高速工具钢
D、生铁

10、模具结构中,哪部分配合间隙最大 。
A、凸模与卸料板之间配合间隙
B、导柱与导套配合间隙
C、凸模与凹模刃口配合间隙
D、凸模与下模座落料孔配合间隙

11、方形、圆形等简单形状冲压零件常按分段切除多段式级进模设计。

12、对圆形拉伸件的多工位级进模,一般不设导正,这是因为多工位的拉伸凸模本身就对条料起定距导正作用

13、在多工位级进模中,只有在料厚t>l.5mm的冲件冲制时才采用固定卸料装置。

14、完成侧向冲压加工的机构,主要靠斜楔和滑块机构来实现。

15、按冲压工序性质分类,可分为冲裁多工位级进模和成形工序多工位级进模

16、分断切除多段式级进模其工位数比封闭形孔连续级进模少,这种模具结构复杂,生产率和冲件的精度都较低。

17、多工位级进模的步距精度不影响冲压件精度。

18、模具的闭合高度要小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

19、曲柄冲床滑块的最大压力,随着行程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20、冲孔的尺寸是由凸模确定的

21、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 的,而应力状态是 。

22、弯曲时,用 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用 表示极限变形程度。

23、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 ,外层纤维切向 。

24、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 而不是 的刃口

25、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 的作用,导致材料 而引起。

26、胀形变形区内金属处于 的应力状态,其成形极限将受到 的限制

27、在精密级进模中,侧刃一般用作 定位,而导正销才作为 定位。

28、设计级进模时,导正孔一般应在第 工位冲出,导正销设置在 工位。

29、在精密级进模中,弹压卸料装置,不仅有卸料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 和 作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

1、如图所示为弯曲示意图,为什么凸模要加工出△α的斜角?

2、题目1弯曲为自由弯曲还是校正弯曲?为什么?

3、在级进模中,有时要增设一些空工位,这些空工位的作用是什么?

4、如图所示为高速级进冲裁的部分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通气孔的目的是什么? (2)除了设置通气孔,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请列举1种。

学习通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4

一、冲压工艺的优化

冲压工艺的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冲压工艺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材料的选择与优化

材料的选择与优化是冲压加工的关键。优化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降低废品率,减少加工时间,降低成本。同时,优化材料的组成,可以使冲压零件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性能更好,提高使用寿命。

2.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对冲压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优化模具的设计,可以提高冲压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并且降低废品率。同时,优化模具制造过程,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的优化

工艺的优化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废品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优化冲压顺序,使废品率最低。
  • 优化冲压速度和冲程,使加工成本最低。
  • 优化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二、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模具设计是冲压加工的关键。优化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冲压的精度和质量,并且降低废品率。模具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模具的结构

模具的结构应该合理,以便于加工和维修。同时,模具的结构应该考虑到加工零件的特点,使得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瑕疵和变形。

2.模具的材料

模具的材料应该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同时,模具的材料还应该具有耐磨性和耐蚀性,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3.模具的制造工艺

模具的制造工艺应该合理,以便于加工和维修。同时,模具的制造工艺还应该考虑到材料的性质和加工零件的特点,使得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瑕疵和变形。

三、冲压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冲压工艺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不良品率高、加工效率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材料、模具、工艺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不良品率高

不良品率高可能是由于材料的成分不均匀、模具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优化材料的选择和组成,使材料质量更加均匀。
  • 优化模具的设计,以减少变形和瑕疵。

2.加工效率低

加工效率低可能是由于工艺的选择不合理、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优化工艺的选择,使加工过程更加高效。
  • 更新机器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3.模具寿命短

模具寿命短可能是由于模具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模具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优化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组成,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韧性。
  • 优化模具的设计,以减少变形和瑕疵。

四、总结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冲压加工的核心内容。优化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冲压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并且降低废品率。冲压工艺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冲压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