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7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地球概论_1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86 min read

mooc地球概论_1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 天体及其研究方法和手段

1.1天体及天体系统随堂测验

1、地球答案答案恒星是概论
A、指星协
B、章节作业天体中的慕课主体
C、指M天体,课后属于梅西叶天体
D、地球答案答案指发光天体

2、概论宇宙中所有物质与能量统称为天体。章节作业

1.2获取天体信息的慕课方法随堂测验

1、电磁波具有
A、课后地磁能量
B、地球答案答案.可见光波段
C、概论波动性和粒子性两重性质
D、章节作业高能粒子流

2、慕课可见光波长范围:
A、课后4000?~8000?
B、100?~4000?
C、0.01?~100?
D、7000?~1mm

1.3天球随堂测验

1、天赤道与黄道交角大约为
A、5.09°
B、23.5°
C、19.5°
D、13.5°

2、目前离天北极约1°处有一颗不太亮的星,即:
A、天狼星
B、牛郎星
C、织女星
D、北极星

1.4天球坐标随堂测验

1、地平坐标与第一赤道坐标,它们的经度(方位和时角)
A、都是向东度量
B、都是向西度量
C、都是向北度量
D、都是向南度量

2、在同一地点天极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也等于天顶的赤纬。

1.5星图和星表随堂测验

1、在星图上一般标注有
A、天体坐标、星等、亮度等
B、天体坐标
C、光谱型
D、运动

2、星表是记载天体各种参数和特性的表册,也可认为是天体的档案。

1.6天文望远镜随堂测验

1、根据光路特点,光学望远镜可分为:
A、射电望远镜
B、反射望远镜
C、折射望远镜
D、折反射望远镜

2、光学望远镜具备两大功能,即:一是聚光,二是放大天体的角距离。

1.7时间随堂测验

1、不能从日晷上直接读出的时间是:
A、平太阳时
B、恒星时
C、视太阳时
D、太阴时

2、区时与时区概念不同,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是时间概念。

1.8历法随堂测验

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谷雨所在农历月份是:
A、正月
B、二月
C、三月
D、腊月

2、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成分。

第1单元测验

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谷雨所在农历月份是:
A、正月
B、二月
C、三月
D、腊月

2、天狼星属于以下什么星座:
A、大熊星座
B、大犬星座
C、天鹰星座
D、天琴星座

3、在地球上纬度愈低的地方:
A、恒显星区的范围愈大
B、恒显星区的范围愈小
C、恒隐星区的范围愈小
D、出没星的范围愈大

4、不能从日晷上直接读出的时间是:
A、平太阳时
B、恒星时
C、视太阳时
D、太阴时

5、在天球上,天顶的赤纬等于仰极的高度。

6、国际通行的星空区划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7、历法是指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8、星表是记载天体各种参数(如坐标、运动、星等、光谱型)和特性的表册,可以认为是天体的档案。

9、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方向是( )。

10、天体周日视运动的方向是( )。

第1章作业

1、何谓天体和天体系统?试举例说明

2、何谓历法?常用的历法有哪些?试列表说明优缺点。

第2章 恒星世界

2.1星座随堂测验

1、国际公认的星空区划是:
A、三垣二十八宿
B、88个星座
C、三垣四象
D、黄道十二宫

2、“北极星”位于北斗星座。

2.2恒星的基本特性随堂测验

1、哈勃恒星光谱型分类有:
A、O、B、A、R、G、K、Q七个光谱型
B、O、E、A、F、G、K、M七个光谱型
C、O、B、K、D、M、S、E七个光谱型
D、O、B、A、F、G、K、M七个光谱型

2、造户变星属于短周期变星。

2.3恒星的多样性随堂测验

1、疏散星图,也称
A、规则星图
B、球状星图
C、不规则星图
D、半球星图

2、致密星就是主序星

2.4恒星的能源及演化随堂测验

1、恒星的主要能源是
A、碳反应
B、氧反应
C、氢反应
D、热核反应

2、对人类而言,太阳是个特殊的恒星,太阳是研究其他恒星的样本。

第2单元测验

1、恒星在主星序阶段是:
A、变星
B、中子星
C、稳定星
D、巨星

2、金星最亮时的视星等是:
A、-4.22等
B、-1.45等
C、-12.73等
D、-26.74等

3、哈佛分类法将恒星分为
A、七种, 即:OBAFGKM。
B、五种, 即:OAFGM。
C、七种, 即:OBAJGKN。
D、六种, 即:OBAFKM。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恒星会一直发光
B、恒星的内部都是由炽热气体构成
C、视星等值越大,恒星越亮.
D、不同的恒星,其发光本领悬殊很大。

5、下列属于致密星的天体是:
A、白矮星
B、中子星
C、红超巨星
D、脉冲星

6、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有
A、天文单位(au)
B、光年(ly)
C、千米(km)
D、秒差距(pc)

7、赫罗图反映了恒星光度与光谱的变化。

8、根据天体光谱的分析,人类可以得到天体的所有信息。

9、"昴星图"也称为“七姐妹星图”

10、恒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内部的热核反应。

第2章作业

1、何谓赫罗图?试用赫罗图解释太阳的演化

2、恒星基本特点有哪些?

第3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3.1银河系随堂测验

1、由众多恒星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
A、星河
B、星团
C、星系
D、星协

2、银河就是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

3.2河外星系随堂测验

1、类星体就是活动星系核

2、根据星系形态的哈勃分类有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状星系、透镜状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3.3星系演化随堂测验

1、河外星系起源假说,常见以下
A、引力不稳定假说
B、弥漫动态假说
C、宇宙湍流假说
D、运动假说

2、“在100多亿年前,有一个很大的星系际云,在自引力作用下收缩,在收缩中分成几个云,其中一个大云形成银河系;三个小云分别形成大、小麦哲伦云和比邻星系。大云收缩中成为球状,开始时内部密度比较均匀。由于湍流和其它原因,逐渐出现了一些密度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就形成球状星团。收缩中,云的中心密度增加最快,逐渐形成一个中心密集区,受到这中心密集区的吸引,球状星团向它降落,围绕着中心密集部分,也就是围绕着银心,在偏心率很大而且对银道面倾角也很大的椭圆轨道上转动起来。随着大云的收缩,内部运动渐趋一致,有一个转动方向占了上风,而且由于角动量守恒,转动加快,尚未形成恒星的小云互相碰撞,损失能量,扁化为银盘,盘内逐渐形成了大量的恒星,它们都在大致圆形的轨道上绕着银心转动。……”这是源自弥漫说

3.4宇宙起源与宇宙简史随堂测验

1、对于宇宙的起源,目前最流行的是“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时间演化目前认为:从大爆炸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3单元测验

1、以下不属于活动星系的是:
A、射电星系
B、爆发星系
C、光变星系
D、银河系

2、现代把真正云雾状的天体,位于银河系内太阳系以外一切非恒星状的气体尘埃云,称为
A、星团
B、星云
C、星系
D、星协

3、人类目前观测所及的星系以及星系际物质的总称为
A、星系群
B、总星系
C、星系团
D、多重星系

4、关于类星体说法正确的是:
A、是特殊的一类恒星
B、其光谱线有巨大的红移
C、是目前知道的最遥远的一类天体
D、释放的能量比星系小很多

5、根据发光与否,可把星云分为
A、发射星云
B、反射星云
C、暗星云
D、弥漫星云

6、哈勃星系分类有不规则星系外,还有
A、椭圆星系
B、旋涡星系
C、棒状星系
D、透镜状星系

7、仙女座大星云是云雾状气体和尘埃,是属于银河系的天体。

8、宇宙中孤立星系只占少数。

9、银河是银河系的投影。银河系是众多星系中的一个。

10、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流行的假说是大爆炸宇宙说

第3单元作业

1、1、银河系结构特征及银河系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影响

2、2.活动星系核特点

第4章太阳系及近地环境

4.1地球在宇宙位置的认识随堂测验

1、我们现在认识的科学宇宙就是
A、星系
B、总星系
C、哲学宇宙
D、恒星天

2、从地学说到日心学再到无心论的观点,是人类认识地球在宇宙位置的重大飞跃。

4.2太阳系天体组成及运动特征随堂测验

1、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共性可归纳为:
A、近圆性
B、共面性
C、等积性
D、同向性

2、太阳系天体运动角动量异常。

4.3太阳系行星视运动随堂测验

1、地内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有
A、上、下合
B、东、西方照
C、南、北距离
D、东、西大距

2、东有“启明星”,西有“长庚星”,该星是火星。

4.4太阳系大行星随堂测验

1、在八大行星中自转特殊的有:
A、火星
B、金星
C、.天王星
D、水星

2、在八大行星中,没有自然卫星的有: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3、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相对太阳运动都有大距的现象。

4、类木行星均有光环

4.5太阳系矮行星随堂测验

1、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界定矮行星是在
A、2006年
B、2000年
C、2012年
D、2017年

2、已被证实的矮行星有:
A、冥王星
B、卡龙星
C、大角星
D、谷神星

4.6太阳系卫星随堂测验

1、太阳系中目前所知的唯一有大气的卫星
A、土卫三
B、土卫六
C、火卫一
D、木卫二

2、木卫一至四,也称为伽利略卫星。

3、目前发现木卫一至木卫五是规则卫星,其余都是不规则卫星。

4.7太阳系小天体随堂测验

1、短周期彗星一般公转周期
A、小于800年
B、大于200年
C、小于200年
D、大于800年

2、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4.8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影响随堂测验

1、狮子座流星雨与
A、比拉彗星有关
B、坦布尔——塔特尔彗星有关
C、哈雷彗星有关
D、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有关

2、近地小行星按其轨道不同特点,可分为:
A、阿坦型
B、阿波罗型
C、阿莫尔型
D、阿明型

第4单元测验

1、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可为三层,即:
A、色球、日冕、光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光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2、地球上的人们观测地外行星的最好时机是:
A、在合日前后
B、在冲日前后
C、在东方照前后
D、在西方照前后

3、在地球上观测太阳系大行星,下列看起来最明亮的是:
A、金星
B、火星
C、天王星
D、水星

4、清晨“启明星”在当地东方出现时,其相对天空太阳的视位置在:
A、上合或上合附近
B、西大距或西大距附近
C、东大距或东大距附近
D、下合或下合附近

5、大行星中自转较为特殊的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天王星

6、与哈雷彗星有关的流星雨有:
A、猎户座流星雨
B、仙女座流星雨
C、狮子座流星雨
D、宝瓶座流星雨

7、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共性可归纳为:
A、共面性
B、近圆性
C、同向性
D、等积性

8、下列已被确认的矮行星有:
A、谷神星
B、冥王星
C、镇星
D、鸟神星

9、类木行星均有光环和多卫星现象。

10、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相对太阳运动都有大距的现象。

11、我们目前认识的科学宇宙就是总星系

12、近地小行星指的是那些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它们可能会带来撞击地球的危险。

第4章作业

1、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大行星比较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近地小天体对地球有何影响?

第5章日月地系统

5.1地月系随堂测验

1、由于月球的同步自转,在地球上的人既能观测到月球的正面,也能观测到月球的背面。

2、由于日月地绕转,在地球上的月球直射点可达赤道南北28o35′。

5.2月相随堂测验

1、月球和地球是不发光的天体,月相成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A、在地球上人们观测的方向
B、昼夜交替
C、太阳光照射的方向
D、季节变化

2、月球在天空上的位置具有逐日东移现象,大致每天升起的时间比上一天迟约50分。

5.3日月食随堂测验

1、日月食发生的条件:
A、近地条件
B、朔望条件
C、交点条件
D、影子条件

2、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交食周期,称为沙罗周期,即周期为18年11.32日或18年10.32日,也就是经过6585.32日之后出现下一次类似的交食。

5.4天文潮汐随堂测验

1、潮汐周期与天文两个主要周期有关,即:
A、朔望月
B、回归年
C、太阳日
D、太阴日

2、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2倍多;或者说,太阳潮不及太阴潮的一半。

5.5太阳活动随堂测验

1、太阳活动指的是:
A、太阳内部活动
B、太阳大气活动
C、日核活动
D、日冕活动

2、太阳活动实际上是磁活动。

5.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随堂测验

1、太阳活动指的是扰动太阳
A、内部活动
B、大气活动
C、仅光球活动
D、仅色球活动

2、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准有:
A、光斑、黑子、
B、黑子、耀斑、太阳风
C、谱斑、耀斑、
D、高能粒子流、黑子群

第5单元测验

1、以下周期中最短的是:
A、朔望月
B、恒星月
C、交点月
D、近点月

2、地球形状变形和潮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
A、引潮力
B、涨潮
C、落潮
D、高潮

3、月球圆缺变化的现象称为
A、交食
B、月相
C、日食
D、月食

4、下列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有:
A、黑子
B、日斑
C、耀斑
D、日浪

5、影响潮差的天文因素主要有:
A、太阳潮对太阴潮的干扰
B、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的影响
C、日地和月地距离的变化
D、日、月赤纬的变化

6、月球上以“陆”为主,“海”被“陆”包围。

7、日食发生在黄白交点的望日。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

9、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

10、月球自转周期恰好是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这种现象是地月系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第5单元作业

1、试从形成、类型、过程等方面上比较日月食

2、何谓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第6章地球运动及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6.1地球自转证据与规律随堂测验

1、视太阳日长短不等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即:
A、白道
B、黄赤交角
C、椭圆轨道
D、黄道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不同的。

6.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随堂测验

1、北半球从低纬向高纬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
A、向西偏转
B、向东偏转
C、向上偏转
D、向下偏转

2、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发射人造天体,可以大大减少发射能量,降低发射成本。

6.3地球公转证明及规律随堂测验

1、地球公转的物理证据:
A、光行差
B、恒星的视差位移
C、光谱型
D、多普勒效应

2、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

6.4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公式推导随堂测验

1、福州夏至日正文太阳高度
A、40°26‘
B、87°26‘
C、64°00‘
D、38°26‘

2、影响地球昼夜长短除主要因素外,次要因素
A、大气折光
B、地球半径
C、眼高差
D、太阳视半径

6.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随堂测验

1、地球上的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总称五带

2、天文热量带的地学意义在于,它是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地带性的根本原因。

6.6自转速率的变化及效应随堂测验

1、3.7亿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一年约有
A、365天
B、300多天
C、400多天
D、366天

2、地球自转的变化有
A、长期变化
B、季节变化
C、不规则变化
D、太阳高度变化

6.7极移及影响随堂测验

1、地极的移动,称为极移。主要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所致。

2、极移的结果导致北极星变迁。

6.8进动及影响随堂测验

1、地轴进动导致地理纬度变化

2、极移和岁差成因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第6单元测验

1、在中国农历春节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

2、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A、同一天日出时间相同
B、同日的昼夜长短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法定时相同

3、地球自转的证明有:
A、傅科摆转动和星星运动
B、落体偏东和傅科摆转动
C、落体偏东和太阳运动
D、太阳和月亮运动

4、地轴的进动和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A、地球形状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
D、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5、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周日运动的方向是西升东落
B、恒星日的长度大于太阳日
C、太阴日的长度小于太阳日
D、落体偏西

6、地球公转的物理证据
A、恒星周年视差
B、恒星光行差
C、恒星光谱性
D、恒星多普勒效应

7、从地球的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8、如果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零,那么北半球的冬夏温差降减小。

9、太阳周日运动方向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一致。

10、天文四季的形成,主要是由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引起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两大天文因素的周年变化所导致的。

第6单元作业

1、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影响地球昼夜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第7章地球的物理特征及演化

7.1地球的现状随堂测验

1、地球结构的重要特点是
A、地表高低起伏
B、地震带
C、圈层结构
D、地球磁层

2、地球重力因纬度而不同。赤道与两级的重力比约为189:190。也就是说,同一物体如果在赤道上重189kg,那么,到两极将是190kg。

7.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随堂测验

1、俘获说和共同形成说常合称为“星云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和“戴文赛星云说”。

2、按照当今人类认识宇宙的水平认知,从星云到太阳系的过程,首先是在银河星云中产生太阳星云,然后太阳星云变成星云盘,最后是星云盘中产生太阳和行星

7.3戴文赛关于太阳系演化学说随堂测验

1、戴文赛星云说认为可以把星云盘的物质分为三类,即:
A、土物质
B、冰物质
C、水物质
D、气物质

2、根据测定,太阳、地球和其它行星的放射性元素的相对含量基本一致。这说明整个太阳系是由同一星云形成的。

7.4地球的形成和演化随堂测验

1、地球演化的地质年代确定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A、利用同位素测定获得地球物质形成的绝对年龄
B、利用地震资料确定时间顺序
C、利用沉积成因的岩石中的古生物演化特征,确定沉积地层形成的相对时间
D、利用地层叠置关系和各种地质、构造交互关系确定相对时间顺序

2、地球内部液体核是地球存在磁场的原因,地磁场固定不变。

7.5数字地球及应用随堂测验

1、所谓对地观测技术,是指包括对大气圈、水圈、陆地圈的观测,以及对生态系统、各种灾害的观测技术。

2、地理信息系统(GIS)指的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球表层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的技术系统。

第7单元测验

1、地球逃逸速度是指:
A、6.9km/s
B、7.9km/s
C、11.2km/s
D、16.7km/s

2、古登堡界面是指:
A、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B、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C、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分界面
D、内核和外核的分界面

3、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A、GEO
B、GIS
C、DEM
D、DTM

4、对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有:
A、正球体
B、地球是个三轴椭球体
C、地球赤道是个近椭圆
D、地球是不规则的椭球体

5、关于“行星地球”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绿洲,下列有关正确的: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大气层的存在
C、地球为旋转椭球体
D、黄道的存在

6、关于太阳系形成学说概括为:
A、灾变说
B、星云学说
C、大爆炸学说
D、引力不稳定说

7、对地观测技术系统(ECO)组成有:
A、EOS科学研究计划
B、EOS航天观测系统
C、EOS数据信息系统
D、EOS载人系统

8、地球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称为范?艾伦辐射带,是对称分布在地球外围。

9、地面重力因纬度而异,赤道与两极的重力比约为189:190。

10、地球只外部结构具有圈层结构

第7单元作业

1、简述地球磁场及地球磁层

2、简述对地观测系统概念及组成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_1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中国大学地球概论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后续地球科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地球的形态和结构
  2.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主要元素
  3. 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地表形态
  4. 地球历史和演化
  5. 地球表层和内部的动力学
  6. 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水、生物和岩石圈等多个方面,并可以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讲授
  • 案例分析
  • 实验
  • 课外考察

其中实验和课外考察是课程的重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球科学的基本实验,并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通过课外考察,学生可以走进现实中的地球环境,观察和分析地球各个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评估方式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的评估方式包括:

  • 平时作业
  • 实验报告和课外考察
  • 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主要是思考题和练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验报告和课外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和考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球概论的整体掌握程度。

教学意义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是地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地球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球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与环境、气象、地质、水文、生态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中国大学地球概论的学习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结语

中国大学地球概论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评估方式科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