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3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_4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83 min read

mooc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_4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绪论

第0章单元测验

1、误差哪位数学家从概率统计角度提出了最小二乘法,理论奠定了本课程的测量理论基础?
A、高斯
B、平差笛卡尔
C、基础玻尔兹曼
D、课后课后麦克斯韦

2、答案答案最小二乘原则和方法是作业哪些学者提出的?
A、牛顿
B、误差高斯
C、理论麦克斯韦
D、测量勒戎德乐

3、平差在测绘工作中,基础误差是课后课后可以避免的。

4、答案答案本课程的性质为专业选修课。

第十二章 课程总结

第十二章单元测验

1、基础平差方法分类有何必要?
A、函数模型的形式多样性
B、实际观测情况多变
C、系统误差问题更突出
D、大数据问题要求解算方法的创新

2、平差模型线性化贯穿全课,线性化的意义有哪些?
A、对复杂函数关系的简化
B、有利于运算推理
C、在满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的线性化,有利于数据处理
D、便于简化数学模型利于计算

3、平差课程中引入矩阵表示法的意义有哪些?
A、是表达手段的规律化
B、是运算模式的简便化
C、有利于运算推理
D、系统误差问题更突出

4、平差课程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基于数学原理,认识和处理观测误差问题。你认为如何?

5、

6、

7、

8、观测值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处理,因为:1)误差的传播、扩大化,造成危害越来越大;2)含有观测的观测值造成几何不闭合和数据矛盾,几何位置不能唯一确定。

9、误差、观测值变量化是认识误差的关键,是解决误差问题的起点

10、基于最小二乘原则的估算法是课程的基调。平差不是确定性计算,而是可能性估算

第一章 观测误差

第1章单元测验

1、下面哪一项不是观测误差的来源?
A、观测者
B、观测仪器
C、计算方法
D、观测环境

2、偶然误差可视为什么类型随机变量?
A、两点分布
B、二项分布
C、正态分布
D、线性分布

3、哪个不是观测精度的评价指标?
A、中误差
B、方差
C、偶然误差
D、极限误差
E、相对误差

4、观测误差按其影响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A、系统误差
B、真误差
C、粗差
D、偶然误差

5、偶然误差的分布特性有哪些?
A、对称性
B、分散性
C、集中性
D、有界性
E、均值为零

6、观测误差来源于观测过程的哪些方面:
A、观测者
B、观测仪器
C、观测环境
D、地球曲率

7、观测误差是观测值与其真值的偏差

第二章 误差与协方差传播

第2章单元测验

1、协方差传播律是解决什么样问题的规律?
A、观测值的计算
B、偶然误差的计算
C、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计算
D、观测值函数的计算

2、权是描述什么的指标?
A、观测值的均值
B、观测值的分布
C、观测值的重要性
D、观测值精度的比例

3、同一量的多次重复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平均值比观测值的方差和精度
A、小和高
B、大和低
C、不能确定
D、大和高

4、根据测角的特点,通常我们认为角度观测值的精度与角度大小无关,相同条件下测角为独立同精度观测,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

第三章 平差数学模型与原则

第3章单元测验

1、平差过程涉及以下哪些内容?
A、平差函数模型
B、观测量的规模
C、最小二乘法
D、平差随机模型

2、平差工作的表述哪些正确
A、求观测值的平差值
B、调整观测值,消除闭合差
C、提高观测值的精度
D、剔除错误的观测值

3、平差问题的必要观测个数t由其起算数据、观测方式、几何关系决定,一个具体问题的必要观测个数是确定的。在起算数据充分的情况下,以下关于t的描述哪些正确
A、测角三角网:t=2*未知点个数
B、水准网高差测量:t=未知点个数
C、导线网:t=2*未知点个数
D、边角网:t=2*未知点个数

4、参数估值的基本性质有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一个一致性

5、平差的任务是求解观测值的真值。

6、

第四章 条件平差

第4章单元测验

1、
A、r<n
B、r>n
C、r=n
D、r≤n

2、
A、1*n
B、1*1
C、n*1
D、n*n

3、平差工作的表述哪些正确
A、求观测值的平差值
B、调整观测值,消除闭合差
C、提高观测值的精度
D、提高观测值的准确度

4、
A、
B、
C、
D、

5、
A、
B、
C、
D、

6、

7、

8、

9、

10、

第六章 间接平差

第六章单元测验

1、
A、t<n
B、t>n
C、t=n
D、t≤n

2、间接平差引入参数的特点有
A、引入参数独立
B、引入参数个数u =必要观测个数t
C、其他几何量都可由这些参数来表达
D、引入参数与平差方法关系不大

3、
A、
B、
C、
D、误差方程是线性方程

4、
A、
B、
C、
D、

5、
A、
B、
C、
D、

6、
A、具有对称性
B、
C、可逆
D、不能确定

7、

8、当引入的参数确定后,误差方程就可确定,不像条件方程存在不同的形式和组合

9、

10、

第七章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第七章单元测验

1、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引入参数的特点有
A、引入参数独立
B、引入参数个数u >t
C、其他几何量都可由这些参数来表达
D、引入参数与平差方法关系不大

2、
A、
B、
C、误差方程有n个
D、误差方程有n-r个

3、
A、
B、
C、限制条件方程有n个
D、限制条件方程有s个

4、
A、
B、参数间不存在函数关系
C、参数间存在函数关系
D、参数方程唯一

5、
A、
B、
C、不能确定
D、

6、

7、

8、

9、

10、

第八章 概括平差

第八章单元测验

1、同一个平差问题,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时,A、B具有怎样的关系?
A、A=B
B、AB=O
C、A+B=O
D、A=B=O

2、
A、是
B、否
C、不确定
D、不完全相同

3、4种基础平差方法是指
A、条件平差
B、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C、间接平差
D、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4、基础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的形式有
A、
B、
C、
D、

5、选择平差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误差方程规律性强,便于立列和编程解,通常采用间接平差
B、已知条件或观测条件特殊,则可选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或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C、一般采用概括平差
D、一般采用间接平差

6、基础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的线性化,是对以下哪些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
A、
B、
C、
D、

7、基础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中引入参数的独立或不独立描述正确的有
A、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的参数独立
B、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引入参数不独立
C、引入参数都独立
D、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引入参数都独立

8、概括平差的函数模型背景描述正确的有
A、
B、
C、
D、

9、概括平差引入u个参数,其中s个不独立(存在s个限制条件),观测个数n,多余观测个数r,则其函数模型个数为
A、r+u
B、c+s,c=r+u-s
C、不确定
D、n

10、概括平差的优势在于它的代表性,涵盖4种基础平差方法, 概括平差具有的特性,则4种基础平差也具备

第九章 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

第九章单元测验

1、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最优性
D、有偏性

2、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最优性
D、有偏性

3、
A、是
B、否
C、当子样观测值独立时“是”
D、当子样观测值独立、不含系统误差时“是”

4、
A、是
B、否
C、当子样观测值独立、不含系统误差时“是”
D、当子样观测值独立时“是”

5、
A、
B、
C、
D、不确定

6、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最优性
D、有偏性

7、
A、
B、
C、
D、不确定

8、

9、参数估计的性质包括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最有效无偏估计称为最优无偏估计。平差函数模型均是线性或线性化模型,平差结果为线性最优无偏估计

10、只要证明概括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就可证明基础平差方法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

第十章 点位精度与误差椭圆

第十章单元测验

1、
A、恒正
B、恒负
C、可正可负
D、不确定

2、
A、
B、
C、
D、

3、
A、x,y的误差
B、
C、不是表示坐标增量
D、是表示坐标增量

4、
A、
B、?P>0
C、?P在不同方向有不同的分量
D、?P<0

5、
A、给出了点位方差来历于点位误差的数学期望
B、
C、点位方差与单变量方差表达形式相似
D、点位方差可以作为点位精度的指标

6、
A、
B、
C、代表的是两个方向的点位误差
D、

7、
A、
B、
C、
D、

8、

9、P点的误差椭圆是误差曲线的近似曲线,是近似描述点位中误差在不同方向的分布的曲线

10、

第五章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第五章单元测验

1、
A、c<n
B、c>n
C、c=n
D、c≤n

2、
A、
B、
C、
D、

3、
A、不一定满足函数模型
B、符合平差原则
C、不符合平差原则
D、不确定是否符合平差原则

4、
A、
B、
C、
D、

5、
A、
B、
C、
D、不能确定

6、

7、

8、

9、

10、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联系数矩阵K为待定参数,具有随机性

第十一章 课程设计

第十一章单元测验

1、在matlab中用什么命令创建对角阵
A、det
B、diag
C、inv
D、eig

2、计算机编程更适合哪类平差方法?
A、间接平差
B、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C、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D、条件平差

3、matlab中,正弦三角函数是哪个?
A、asin(x)
B、cos(x)
C、sin(x)
D、tan(x)

4、matlab中矩阵转置的符号是哪个?
A、’’
B、inv()
C、’
D、^

5、matlab中求矩阵行列式值的符号是哪个?
A、diag
B、det
C、inv
D、eig

6、下列哪些内容可以通过编程自动实现?
A、矩阵运算
B、判断必要观测数
C、计算三角函数
D、批量读取原始数据

7、matlab中创建矩阵时,同一行的不同元素之间用哪些符号间隔?
A、空格
B、分号
C、逗号
D、冒号

8、基础平差法方程的系数矩阵为满秩矩阵,故矩阵可逆,法方程有唯一解?

9、平差计算时,需要事先设计微量的单位,以便正确运算。

10、matlab中创建矩阵时,元素是否可以用表达式?

期末考试

客观题

1、3、哪位数学家从概率统计角度提出了最小二乘法,奠定了本课程的理论基础?A、高斯;B、笛卡尔;C、玻尔兹曼;D、牛顿。
A、A、高斯
B、B、笛卡
C、C、玻尔兹曼
D、D、牛顿

2、2、观测误差来源于观测过程的哪些方面:A、观测者;B、观测点变形;C、观测环境;D、观测点移动。
A、A、观测者
B、B、观测点变形
C、C、观测环境
D、D、观测点移动

3、4、参数估计的性质有:A、无偏性;B、一致性;C、相关性;D、有效性。
A、A、无偏性
B、B、一致性
C、C、相关性
D、D、有效性

4、5、偶然误差分布特性的检验包括:A、误差正负号个数的检验;B、误差来源的检验;C、误差数值之和的检验;D、误差中误差的检验。
A、A、误差正负号个数的检验
B、B、误差来源的检验
C、C、误差数值之和的检验
D、D、误差中误差的检验

5、6、常用的统计检验法有哪些?A、u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A、A、u检验法
B、B、t检验法
C、C、F检验法
D、D、W检验法

6、7、描述点位误差的方式是:A、直方图;B、点位方差;C、误差椭圆
A、A、直方图
B、B、点位方差
C、C、误差椭圆
D、D、点位中误差

7、8、近代平差理论的内容有:A、相关平差;B、最小二乘滤波、推估和配置;C、条件平差;D、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A、A、相关平差
B、B、最小二乘滤波、推估和配置
C、C、条件平差
D、D、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8、9、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对平差理论和方法有何影响?A、基础平差方法的前提假设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平差方法的不断改进;B、系统误差问题更突出;C、大数据问题要求解算方法的创新;D、偶然误差问题更加复杂
A、A、基础平差方法的前提假设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平差方法的不断改进
B、B、系统误差问题更突出
C、C、大数据问题要求解算方法的创新
D、D、偶然误差问题更加复杂

9、10、间接平差引入参数的特点有: A、引入参数独立;B、引入参数个数u =必要观测个数t;C、其他几何量都可由这些参数来表达;D、引入参数与平差方法关系不大
A、A、引入参数独立
B、B、引入参数个数u =必要观测个数t
C、C、其他几何量都可由这些参数来表达
D、D、引入参数与平差方法关系不大

10、1、按照影响性质进行分类,误差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

1、

2、

3、

4、